1、症状表现
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期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后期发病部位逐渐凹陷、溢缩,而根腐病发病时会造成根部腐烂,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最后全株死亡。
2、发病规律
立枯病发病时,菌丝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较强,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发病适温为17-28℃,而根腐病发病后,病菌同样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发病高峰期为5月份。
3、病原体
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除茄科、瓜类蔬菜外,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会被害,而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会出如今受到地下害虫侵袭的植物上。
4、防治方式
发生立枯病和根腐病之后,要深翻土壤25-30厘米,将表土的病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腐烂分解,植株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雨后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强植物的抗病力,发病严重时用恶霜嘧铜菌酯喷洒救治。
二、炭疽病和褐斑病有什么区别
1、褐斑病
(1)褐斑病通常从叶片的下部蔓延到上部,刚开始发病的部位会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的病斑,病斑的边缘为紫色,还略带环纹,大小为1-4mm。
(2)后期病斑部位会长出灰褐色霉状物,叶子中部会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最后植株的叶片也会脱落。
2、炭疽病
(1)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呈现出圆形至椭圆形的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展为深褐色的圆形病斑,中央则由灰褐色转变为灰白色。
(2)病斑边缘会呈现出紫褐色或者暗绿色,到了后期发病的叶片会逐渐脱落。
3、防治方式
(1)这两种病害都是因为日常养护不当使植株感染病菌引起的,养护植物要将其放在通风的地方。
(2)如果发现有病虫害产生就需要及时治疗,最好先将发病的叶片剪除干净,防止感染到正常的枝叶,之后再用专用的药物进行喷洒治疗。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