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杂交粳稻天隆优619是一种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其高产潜力需要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来实现。以下是其关键栽培技巧的详细解析:
一、品种特性与适应性
生育期: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约140-150天(不同地区略有差异)。
分蘖力强:分蘖能力中等偏上,需合理控制群体密度。
抗逆性:耐肥抗倒伏,抗稻瘟病、纹枯病能力较强,但对低温敏感(需注意苗期和抽穗期的温度管理)。
适宜区域:长江中下游粳稻区、西南粳稻区及黄淮部分地区。
二、高产栽培核心技术
1. 播种与育秧
种子处理:浸种前用25%咪鲜胺2000倍液消毒12小时,预防恶苗病。
播种时间:
长江中下游:早稻4月中下旬,晚稻5月下旬至6月初。
北方粳稻区:5月上旬至中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
秧田管理:
秧田亩播种量10-12公斤,培育壮秧(3-4叶期喷施多效唑控高促蘖)。
秧龄控制在25-30天,避免超龄移栽。
2. 合理密植
移栽规格:
株行距16cm×30cm,亩栽1.6万-1.8万穴,每穴2-3苗。
机插田块建议行距25cm,株距12-14cm,确保基本苗5万-6万/亩。
移栽深度:2-3cm,避免过深影响分蘖。
3. 精准施肥
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45%复合肥(N-P₂O₅-K₂O=15-15-15)30公斤。
分蘖肥:移栽后7-10天亩施尿素8-10公斤,促进分蘖。
穗肥:幼穗分化期(抽穗前25天)亩施尿素5-8公斤+氯化钾10公斤,促进大穗形成。
叶面肥: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0.3%)+芸苔素内酯,提高结实率。
4. 水分管理
分蘖期:浅水(2-3cm)促蘖,当亩茎蘖数达20万时排水晒田5-7天(控制无效分蘖)。
孕穗至抽穗期:保持3-5cm水层,防止干旱导致颖花退化。
灌浆期:干湿交替(前水不见后水),收割前7天断水。
5. 病虫害绿色防控
病害:
稻瘟病: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g/亩。
纹枯病:分蘖盛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ml/亩兑水喷雾。
虫害:
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亩。
稻飞虱:低龄若虫期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g/亩。
草害:移栽后5-7天结合分蘖肥撒施苄嘧·苯噻酰(注意避开阴雨天)。
6. 抗倒伏管理
避免过量施氮,穗肥增施钾肥。
晒田控蘖,增强茎秆韧性。
遇强风雨前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水位。
7. 适时收获
最佳收获期为黄熟期(谷粒90%变黄,含水量20%-25%),过早影响产量,过晚易落粒。
机械收割建议在稻谷含水量18%-22%时进行,减少破碎率。
三、注意事项
防低温冷害:抽穗扬花期遇低温(<20℃)需灌深水护苗,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抗寒性。
防高温热害:孕穗期高温(>35℃)可喷施清水降温,增施硅肥提高耐热性。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检测调整氮磷钾比例,缺锌田块基施硫酸锌1-2kg/亩。
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天隆优619可实现亩产700-800公斤的高产目标,同时兼顾米质与抗性。实际种植中需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建议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