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贪青晚熟是指水稻生长后期茎叶持续旺盛、抽穗灌浆延迟,导致成熟期推迟的现象,常伴随空秕粒增多、倒伏风险增加,影响产量和品质。以下为预防和调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积温选种
选择生育期与当地气候条件匹配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种,确保在霜冻前安全成熟。
示例:北方寒地推荐“龙粳”系列,南方双季稻区可选“湘早籼”等早熟品种。
避免盲目引种
跨区域引种需进行2-3年试种,确认其适应性,避免长生育期品种在积温不足地区种植。
二、科学调控肥水
控氮增磷钾,精准施肥
氮肥:分蘖期后减少氮肥用量,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建议为5:3:2。
磷钾肥:分蘖期追施钾肥(如氯化钾5-8kg/亩),孕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0.3%浓度)。
穗肥慎用:抽穗前20天避免过量施氮,防止叶片徒长。
水分管理
晒田控蘖: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前晒田5-7天(田面微裂),抑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
干湿交替:灌浆期保持“干2-3天,湿1天”的间歇灌溉,避免长期深水淹灌。
三、合理密植与群体调控
控制栽插密度
常规稻亩插1.2-1.5万穴,杂交稻1.0-1.2万穴,行距25-30cm,株距15-20cm,改善通风透光。
化学调控
分蘖末期喷施多效唑(100-150ppm)或矮壮素,抑制节间伸长。
抽穗期喷施乙烯利(40%水剂300倍液)促进成熟,但需严格按剂量使用。
四、病虫害综合防控
重点防治纹枯病、稻飞虱
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5%水剂500倍液),稻飞虱选用吡虫啉或噻虫嗪,减少因病虫害导致的生育期延迟。
叶片保健
灌浆期喷施芸苔素内酯(0.01mg/L)+ 氨基酸叶面肥,增强光合效率,加速灌浆。
五、适时收获与应急措施
抢晴收获
当稻谷黄熟度达85%-90%时及时收割,避免阴雨延误。晚熟田块可提前3-5天排水,促进脱水。
应对低温冷害
遭遇秋季低温时,灌深水保温(水深10-15cm),或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1%浓度)增强抗逆性。
总结要点
预防贪青晚熟需以“控氮、晒田、促根”为核心,结合品种选择与群体调控,实现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及时转换。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田间长势动态调整措施,确保水稻按时成熟,稳产提质。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