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直播水稻田是一种省工、节本、高效的种植模式,但由于不进行翻耕整地,田间杂草发生早、种类多、密度大,且与水稻幼苗竞争激烈,容易导致减产。科学的杂草防控技术是免耕直播水稻田管理的关键。以下从杂草发生特点、防控策略及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免耕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杂草种类复杂:免耕田表层土壤未被翻动,多年生杂草(如双穗雀稗、水花生)和一年生杂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并存,且草籽多集中在表层土壤,萌发早、出苗快。
出草时间长:杂草分批次萌发,与水稻共生期长,尤其是水稻播种后10~30天为杂草高发期。
抗性杂草增多:长期依赖单一除草剂易导致稗草、千金子等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控难度。
二、杂草防控关键技术
1. 土壤封闭处理(播前/播后封闭)
药剂选择:使用安全性高的封闭除草剂,如丁草胺、丙草胺(需与安全剂配合使用)、吡嘧磺隆等,针对不同杂草类型选择复配方案(如丙草胺+苄嘧磺隆)。
技术要点:
田面需平整,保持湿润但无积水,确保药剂均匀分布。
播种后2~3天内完成施药,避免种子露白后产生药害。
沙质土壤或漏水田需适当增加用水量,提高封闭效果。
2. 种子处理技术
使用含安全剂的种衣剂包衣水稻种子(如含丙草胺+解草啶的种衣剂),既可抑制早期杂草,又能促进水稻扎根。
3. 苗后茎叶处理
适期施药:在水稻2~3叶期(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此时杂草抗性低且水稻耐药性较强。
药剂选择:
禾本科杂草(稗草、千金子):选用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等。
阔叶杂草及莎草:选用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等。
抗性杂草:采用复配药剂(如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或新型药剂(如三唑磺草酮)。
注意事项:
避免高温(>35℃)或低温(<15℃)时段施药,防止药害。
施药前排水,施药后1~2天复水,增强除草效果。
4. 生态调控与农艺措施
水位管理:水稻分蘖期保持浅水层(3~5 cm),抑制杂草萌发;对阔叶杂草较多的田块,可适当深水灌溉。
间作控草:稻田养鸭、养鱼,利用生物取食抑制杂草生长。
秸秆覆盖:前茬作物秸秆粉碎后覆盖田面,减少杂草出苗。
5. 人工辅助除草
对漏防的恶性杂草(如抗性稗草、稻李氏禾)及时人工拔除,防止结籽扩散。
三、综合防控注意事项
“一封二杀三补”策略:封闭为主、茎叶处理为辅,根据草情动态补防。
轮换用药: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种除草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精准施药:根据杂草种类、密度调整药剂配方和剂量,无人机飞防需注意雾滴均匀性。
气候影响:干旱或暴雨天气需调整施药时间,确保药效。
四、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除草技术:结合无人机遥感识别杂草分布,实现精准变量施药。
生物除草剂:研发微生物源或植物源除草剂,降低化学农药依赖。
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推广耐除草剂水稻品种(如抗五氟磺草胺品种),简化除草流程。
结语
免耕直播稻田杂草防控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核心,结合化学除草与农艺措施,构建高效、可持续的控草体系。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草相、气候及水稻品种特性,制定个性化方案,并通过试验示范优化技术,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