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云浮市水稻“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需结合虫害动态、水稻生育期及防治技术要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一、虫害识别与动态监测
稻纵卷叶螟
发生特点:迁入虫量大、世代重叠严重,幼虫孵化后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导致水稻光合作用受阻。
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幼虫达150头或新卷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幼虫60头或新卷叶尖60个。
防治适期: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参考监测数据确定,如迁入虫峰后5-7天)。
稻飞虱
发生特点:以白背飞虱为主,迁入叠加本地虫卵孵化,虫口密度迅速上升,刺吸稻株汁液引发“冒穿”倒伏。
防治指标: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1500头。
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田间虫量突增期)。
二、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与生态调控
水肥管理: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避免氮肥过量导致贪青徒长。
生物防治:稻田放养鸭群控虫,优先选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减少化学药剂依赖。
(二)化学防治策略
稻纵卷叶螟
药剂选择:分养鱼田与非养鱼田两类:
养鱼田: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四唑虫酰胺/氯虫·噻虫嗪,辅以喷雾助剂(有机硅)。
非养鱼田:20%氯虫苯甲酰胺、30%茚虫威等,搭配甲维盐增效。
施药要点: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重点喷施中上部叶片。
稻飞虱
药剂选择:50%吡蚜酮、30%烯啶·吡蚜酮、20%呋虫胺,轮换使用三氟苯嘧啶延缓抗性。
施药技巧:灌足田水后重喷稻丛基部,或撒施敌敌畏毒土薰杀(晴天中午高温时段)。
(三)植保无人机辅助
参数设置:亩施药液量≥3升,飞行高度2-3米,风速≤3级,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药剂适配:优先选用茚虫威(稻纵卷叶螟)、三氟苯嘧啶(稻飞虱),添加改性植物油助剂增强雾滴沉降。
三、注意事项
抗药性管理:迁入区与迁出区间、上下代间轮换不同作用机理药剂。
安全防护:避开养蜂区、桑园等敏感环境,防止药液飘移污染。
动态监测:密切跟踪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虫情预警,适时调整防治窗口。
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云浮市水稻“两迁”害虫危害,降低产量损失。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田间具体虫情、水稻生育期及环境条件灵活调整方案。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