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柑橘采收前的关键阶段,科学的水肥管理直接影响果实品质、产量及树体健康。以下为具体的管理技巧及注意事项,帮助果农实现优质高产:
一、水分管理:控水适度,防裂增甜
采收前控水
时间节点:采收前20-30天逐步减少灌溉(早熟品种提前,晚熟品种延后),降低土壤湿度至60%-70%。
作用:适度干旱胁迫可促进糖分积累,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度),同时减少裂果风险。
方法:采用滴灌或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沙质土需缩短控水周期,黏土适当延长。
防旱防涝
干旱应对:若遇持续高温干旱,午后叶片轻微萎蔫时,傍晚少量补水(10-20立方米/亩),避免日灼及落果。
排水措施:雨季及时清理排水沟,防止积水导致根系缺氧、烂根或果实返青。
特殊天气处理
采前遇暴雨需延迟采收3-5天,待果实水分稳定后再采,减少浮皮和贮运腐烂。
二、肥料管理:减氮增钾,精准补微
停氮增钾磷
停氮时间:采收前40天停止氮肥,防止新梢抽发与果实争夺养分。
增施钾肥:每亩追施硫酸钾15-20公斤或高钾复合肥(N:P:K=1:0.5:1.5),促进果皮光滑、转色均匀。
磷肥辅助:喷施0.3%磷酸二氢钾(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加速糖分运输。
中微量元素补充
钙肥防裂:采前30天喷施0.2%硝酸钙或糖醇钙,降低浮皮果率,增强果皮韧性。
镁硼防落:缺镁果园喷施1%硫酸镁,硼不足时加喷0.1%硼砂,减少采前落果。
采果肥施用
时间与配比:采收前20天施入有机肥(腐熟农家肥2-3吨/亩)+过磷酸钙20公斤,恢复树势同时为花芽分化蓄力。
注意:避免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以免引发烧根或吸引果蝇。
三、配套管理措施
土壤调理
酸性土壤(pH<5.5)每亩撒施生石灰50-80公斤,调节pH至6.0-6.5,提高养分利用率。
防返青与催熟
晚熟品种若转色延迟,可喷施乙烯利(浓度50-100ppm)促进着色,但需严格把控浓度以防落叶。
病虫害预防
采前15天喷施低毒杀菌剂(如吡唑醚菌酯)防治炭疽病、疫霉病,确保果面洁净。
四、常见误区规避
过量施氮:导致果皮增厚、着色延迟,甚至引发冬季抽梢。
忽视叶面肥:仅依赖根部施肥易忽略钙镁等移动性差的元素。
控水过度:土壤含水量低于50%会加剧落果,需结合树势灵活调整。
通过以上精细化调控,可显著提升柑橘果实糖度、着色度及耐贮性,同时减少生理病害,为市场提供优质果品。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当地气候、品种特性及树体长势动态调整方案。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