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病虫害防治:从技术到田间的实战指南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方式转变,小麦病虫害呈现新的发生特点,防治策略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将带您走进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第一线,了解最新的防控技术和实用策略,通过真实案例分享,让复杂的农业技术变得通俗易懂。
小麦病虫害的\”敌情\”分析
2025年的小麦田并不平静。据全国农技中心最新监测,今年小麦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全国发生面积将达9.5亿亩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能分到近0.7亩的\”病虫战场\”。病害方面,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大爆发;条锈病则在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伺机而动;茎基腐病和纹枯病在黄淮麦区蠢蠢欲动。虫害方面,蚜虫在黄淮海大部麦区集结完毕,准备发起攻势。
不同麦区面临的\”敌情\”各有特点:
华北麦区: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蚜虫是主力军
黄淮麦区:赤霉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纹枯病、蚜虫、麦蜘蛛组成联合部队
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纹枯病、蚜虫形成铁三角
西北麦区:条锈病、赤霉病、蚜虫构建西北防线
西南麦区: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组成西南兵团
面对如此复杂的\”敌情\”,我们需要一套科学、系统的防治策略,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考虑当下也要着眼长远。
防治关键技术:分阶段精准打击
小麦病虫害防治不是\”一喷了之\”的简单操作,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就像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们对小麦也要\”分期把脉\”。
返青拔节期:打好基础战
返青拔节期是小麦建立防线的关键时期。在江苏盐城的一个家庭农场,张大哥去年就因为没有重视这一时期的管理,导致纹枯病大爆发,最终减产近三成。今年他吸取教训,在农技员的指导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条锈病防控:采取\”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策略,发现病叶率超过0.5%立即行动,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等药剂。
纹枯病防治:当病株率达10%时,使用噻呋酰胺、戊唑醇等药剂,重点喷淋茎基部。
蚜虫和麦蜘蛛管理:百株蚜量达200头或每株6头麦蜘蛛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
张大哥还学会了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既防病又增强小麦抗逆能力。他笑着说:\”这就像给孩子补充营养,身体壮了自然少生病。\”
抽穗扬花期:赤霉病阻击战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一旦发生,不仅减产还会产生毒素,影响品质。安徽某合作社的李社长对此深有体会:\”去年赤霉病爆发,我们合作社损失了200多万,最痛心的是辛苦培育的优质麦品牌受到了影响。\”
今年,他们严格遵循\”主动预防\”策略:
用药时机: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黄金窗口期,错过将事倍功半。
药剂选择: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化学药剂与井冈·枯芽菌等生物药剂轮换使用。
应对降雨:施药后4小时内遇雨及时补治,连续阴雨时隔5-7天再防一次。
李社长还购置了两台植保无人机,确保在最佳时机完成喷药:\”防治赤霉病就像消防员救火,速度决定成败。\”
灌浆期:\”一喷三防\”总攻战
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后冲刺阶段,也是多种病虫害集中爆发的时期。河南周口的种粮大户王先生采用\”一喷三防\”技术(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将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科学混配,一次作业解决多个问题。
\”去年我承包的500亩地,通过\’一喷三防\’平均亩产增加了50多斤,而且品质提升后每斤多卖了5分钱。\”王先生算了一笔经济账。
综合防治策略:构建立体防线
单靠化学农药的防治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需要构建更可持续的立体防治体系。以下几个案例展示了综合防治的实践价值:
案例一:秋播拌种,事半功倍
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技站推广秋播药剂拌种技术,选用咯菌腈·噻虫胺等种衣剂处理种子。对比数据显示,拌种田块春季病虫基数减少60%以上,农药使用量降低40%。
\”拌种就像给小麦打疫苗,花钱少效果大。\”当地农民老刘形象地比喻道。
案例二:天敌昆虫,以虫治虫
山东德州的一个生态农场释放蚜茧蜂防治麦蚜,配合种植蜜源植物保护天敌,使蚜虫防治成本降低三分之二,同时减少了农药残留。
农场主赵女士说:\”看着瓢虫在麦田里巡逻,比喷农药踏实多了。\”
案例三:智能监测,精准防控
江苏盐城某现代农业园区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追踪田间温湿度和病虫动态。去年准确预测了纹枯病爆发时间,指导农户在最佳防治窗口施药,减少无效喷药2次。
技术员小陈介绍:\”这套系统就像给麦田装了\’心电图\’,病虫一动我们就知道。\”
实用防治技术一览表
为方便读者快速掌握关键防治技术,我们整理了以下实用表格:
病虫害类型 | 防治关键期 | 防治指标 | 推荐药剂/措施 | 注意事项 |
---|---|---|---|---|
条锈病 | 返青拔节期 | 病叶率0.5-1% | 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醇 | 发现一点,防治一片 |
赤霉病 | 抽穗扬花期 | 齐穗至扬花初期 | 氰烯菌酯、丙硫菌唑 | 关注天气,遇雨补喷 |
纹枯病 | 返青拔节期 | 病株率10% | 噻呋酰胺、戊唑醇 | 重点喷淋茎基部 |
茎基腐病 | 返青拔节期 | 发病初期 | 丙硫菌唑·戊唑醇 | 拌种+生长期喷淋 |
蚜虫 | 灌浆期 | 百穗蚜量800头 | 氟啶虫酰胺、噻虫嗪 | 保护天敌,避免滥用 |
麦蜘蛛 | 返青拔节期 | 33厘米行长200头 | 阿维菌素、联苯菊酯 | 结合除草控虫 |
写给小麦种植户的几点建议
预防优于治疗:像盐城的张大哥一样,早期投入往往回报最高。
精准用药:不要盲目增加用药量和次数,既浪费钱又污染环境。
记录观察:建立自己的田间档案,记录每年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
多方学习:参加农技培训,关注\”中国农技推广\”等权威平台。
规模经营:像河南王先生那样,规模化有利于统防统治,降低成本。
小麦病虫害防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技术的支撑,也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我们对土地和作物的理解与尊重。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获得一些实用的知识和启发,在金色的麦浪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丰收喜悦。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5年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5.: 全国农技推广. 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2024.: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4年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4.: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2025.: 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汇报. 2024.: 病虫害的防治策略评估. 2025.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