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树钻心虫:果园中的“隐形杀手”与防治之道
**一、钻心虫的危害:从嫩梢到果实的“连环破坏”
钻心虫并非单一虫种,而是对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桑天牛幼虫等蛀干蛀果害虫的统称。它们像潜伏的“外科医生”,用口器在果树体内“做手术”,轻则减产,重则毁园。
案例1:河北顺平县的桃农曾因梨小食心虫肆虐,嫩梢枯萎率高达30%,果实被蛀后腐烂如“蜂窝”,商品率直降50%。
案例2:山东沂南的苹果园里,桑天牛幼虫在树干内蛀出长达50厘米的“隧道”,导致树势衰弱如“病入膏肓”,风雨天易折断。
危害表现:
嫩梢枯萎:幼虫蛀入嫩梢髓部,导致新梢如“被抽干血液”,萎蔫下垂。
果实腐烂:蛀孔处堆积虫粪,果肉变质,套袋果也难逃“魔爪”。
树干空洞:多年蛀食后,树干内部千疮百孔,如同“朽木”。
**二、防治方法:从“被动扑杀”到“主动防御”
防治钻心虫需“对症下药”,结合农业、物理、生物、化学手段,形成立体防线。
1. 农业防治:果园的“大扫除”
清理战场:秋冬剪除病枝虫果,刮除老翘皮,如临沂果农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伤口,消灭越冬幼虫。
套袋护果:桃果谢花后20天套袋,袋口扎紧如“密封舱”,防虫率可达80%。
2. 物理防治:虫子的“甜蜜陷阱”
性诱剂:河北桃园每亩挂15个诱捕器,用雌虫信息素诱杀雄虫,打断“相亲大会”。
糖醋液:红糖:醋:酒:水=3:1:3:120配成“致命饮料”,每晚诱杀成虫如“飞蛾扑火”。
3.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的“自然法则”
赤眼蜂:每亩释放2.5万头,专攻虫卵,如“微型刺客”。
白僵菌:山东果农用菌粉堵蛀孔,幼虫感染后僵死如“木乃伊”。
4. 化学防治:精准打击的“最后防线”
关键用药时机:
幼虫孵化期:选用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农药,环保无残留。
成虫羽化期:喷洒溴氰菊酯、甲维盐,注意轮换用药防抗性。
常用药剂对比表:
| 药剂类型 | 代表药剂 | 使用浓度 | 适用阶段 |
|—————-|————————|—————-|——————|
| 生物农药 | 苏云金杆菌(Bt) | 800倍液| 幼虫孵化初期 |
| 化学杀虫剂 | 溴氰菊酯 | 2500倍液 | 成虫羽化期 |
| 复配剂 | 氯虫苯甲酰胺 | 3000倍液 | 卵期至幼虫期 |
三、案例启示:混栽果园的“血泪教训”
河北顺平县的教训表明,桃、梨混栽果园中,梨小食心虫会“转场”为害,代代叠加。规划果园时需避免混栽,或统一防治时间,切断虫源“补给线”。
总结:钻心虫防治如同“治病”,需“清环境、断粮草、杀成虫、灭幼虫”。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果树摆脱“虫蛀噩梦”,结出健康硕果。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