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高产栽培技术:水引法需用新挖鲜苓接种

栽培条件:制作培养基,生长土壤PH3-7。栽培准备:准备背风向阳且土质偏沙的地块,整地后用削好的马尾松作为备料。菌种准备:常用菌丝引,把鲜菌核8-9kg放在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cm,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接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一、茯苓的高产方法

1、栽培条件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为确保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高于35℃,菌丝体易老化,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则引起死亡,20℃以下生长缓慢,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栽培准备

(1)栽培场地

①茯苓栽培场地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通常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栽培备料

①备料于头年秋冬,砍伐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削面宽3厘米,深入木质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65-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段,粗细配合,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菌种准备

(1)菌丝引

①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式是应用8-9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厘米,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光线明亮,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

②20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肉引

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选用新挖的个体、中等大小、每个250-1000克、浆汁足的茯苓为好。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水引

①水引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即带有菌丝的木段,5月上旬,选取质地泡松、直径9-10厘米的干松树,剥皮留筋后锯成50厘米长的木段。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接种用新挖的鲜苓,通常10千克木段的窖用鲜苓0.5-0.7千克。用头引法接种,即把苓种片贴在木段上端靠皮处,覆土3厘米,至8月上旬就可挖出。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茯苓香气者作木引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接种管理

(1)菌丝引

菌丝引接种选晴天,将窖内中、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1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肉引

肉引接种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三或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50千克木段用250-1000千克种苓。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木引

①木引接种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锯成2节,通常窖用水引1-2节。接种时把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接种季节随地区而异,气温高的地区4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5月上旬至6月接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接菌后3-5天菌丝萌发生长,蔓延开要10天。此期要特别防治白蚁为害。接种后3-4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上填缝并除去杂草。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5、采收加工

(1)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刷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使之发汗,每隔3天翻动1次。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等水气干了,苓皮起皱时可削去外皮,即为茯苓皮。里边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片,粉红色为赤茯苓,白色为茯苓片,中心有木心者即为茯神。也可不切片,水分干后再晾晒干即为个茯苓。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二、茯苓的简介

1、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茯苓菌丝体包含单核及双核两种菌丝体,单核菌丝体又称初生菌丝体,是由茯苓孢子萌发而成,仅在萌发的初期存在。双核菌丝体又称次生菌丝体,为菌丝体的主要形式,由2个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体相遇,经质配后形成。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菌丝体外观呈白色绒毛状,具有独特的多同心环纹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丝体由许多具分枝的菌丝组成,菌丝内由横隔膜分成线形细胞,宽约2-5微米,顶端常见到锁状联合现象。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5、茯苓菌核由大量菌丝及营养物质紧密集聚而成的休眠体,球形、椭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小者重数两,大者数斤、数十斤,新鲜时质软、易折开,干后坚硬不易破开。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6、菌核外层皮壳状,表面粗糙、有瘤状皱缩,新鲜时淡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为黑褐色,皮内为白色及淡棕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核中白色部分的菌丝多呈藕节状或相互挤压的团块状。近皮处为较细长且排列致密的淡棕色菌丝。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7、茯苓子实体一般产生在菌核表面,偶见于较老化的菌丝体上,蜂窝状,大小不一,无柄平卧,厚约0.3-1厘米。初时白色,老后木质化变为淡黄色。子实层着生在孔管内壁表面,由数量众多的担子组成。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8、成熟的担子各产生4个孢子(即担孢子)。茯苓孢子灰白色,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有一歪尖,6×2.5-11×3.5微米。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8762.html

(0)
农大农大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 草莓黄叶可能由缺肥、病害或不当管理引起

    # 草莓黄叶诊断与救治指南:从症状识别到系统防控草莓种植过程中,黄叶问题如同一位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常常让种植户们措手不及。面对这一常见却复杂的症状,我们需要像侦探破案一样,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真正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本文将带您走进草莓

    问答 2025年3月29日
  • 养殖大丽花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大丽花种植全攻略:从选种到盛放的养护艺术大丽花以其绚丽多彩的花朵和雍容华贵的姿态赢得了\”花中贵妃\”的美誉,但要让这位\”贵妃\”在自家庭院绽放光彩,却需要园丁们掌握一套专业的\”侍奉\”技巧。下面让我们从实际案例出发,分享大丽花从种植到养护的全

    问答 2025年4月27日
  • 银龙鱼水质急剧变化的应对策略

    # 银龙鱼水质急剧变化的应对策略与农业养护智慧 一、水质危机的紧急信号想象一下,清晨你走近鱼缸,发现原本清澈的水变得像雾霾天一样浑浊,甚至飘着一丝硫磺味——这是银龙鱼在向你求救!水质突变往往由鱼粪堆积、喂食过量、硝化系统崩溃或药物滥用引发

    问答 2025年4月7日
  • 揭秘大蒜产地分布与高效种植技巧

    ### 大蒜产地分布揭秘:从金乡到邳州的“蒜香地图”中国的大蒜种植版图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农耕画卷,北方的沃土与南方的丘陵共同孕育出风味各异的蒜种。山东金乡被誉为“世界蒜都”,这里的白皮蒜以瓣大、辣味浓郁闻名,年产量占全国22%,出口量更是突

    问答 2025年4月14日
  • 一枝黄花入侵危害大,科学防治保生态平衡

    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等入侵植物的危害及防治,以下是系统性的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入侵危害机制解析生态挤

    问答 2025年3月11日
  • 胡子鱼杂食习性全面解析

    # 胡子鱼的杂食习性:自然生存与养殖管理的双重智慧胡子鱼,这个长着四根标志性胡须的水中精灵,以其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广泛的食性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占据独特地位。无论是野外的江河湖泊,还是人工的养殖池塘,胡子鱼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本文将带您深入了

    问答 2025年5月16日
  • 如何合理安排碗莲缸内光照时间提升生长效果

    # 碗莲缸内光照时间安排的艺术:让微型荷塘焕发生机碗莲,这水中仙子,以其娇小玲珑的身姿和清新脱俗的气质,成为许多园艺爱好者心中的宠儿。然而,要让这水中精灵在有限的空间里绽放光彩,光照的合理安排可谓是一门精妙的艺术。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丁曾告

    问答 2025年5月14日
  • 牛膝高效种植技巧:技术要点全解析

    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以根入药,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等功效。其高效种植需要结合生物学特性及环

    问答 2025年3月19日
  • 元宝鱼水质检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元宝鱼水质检测的“黄金法则”:从实验室到鱼缸的实战指南 一、水质检测:元宝鱼健康的“晴雨表”元宝鱼对水质的要求堪称“娇贵”,就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稍有不慎就会“罢餐”。我曾见过一位鱼友因忽略pH值检测,导致整缸鱼集体“翻肚”——水

    问答 2025年5月16日
  • 阳台如何种植苦瓜?手把手教你种出新鲜苦瓜

    # 阳台苦瓜种植全攻略:从种子到餐桌的绿色魔法想不想在自家阳台收获一串串翡翠般的苦瓜?那种看着藤蔓攀爬、花朵绽放、果实累累的喜悦,远比超市购买来得更有成就感。本文将手把手带您体验阳台种植苦瓜的乐趣,从选种到采收,一步步揭开这颗\”苦尽甘来\”的

    问答 4天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