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高产栽培技术:水引法需用新挖鲜苓接种

栽培条件:制作培养基,生长土壤PH3-7。栽培准备:准备背风向阳且土质偏沙的地块,整地后用削好的马尾松作为备料。菌种准备:常用菌丝引,把鲜菌核8-9kg放在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cm,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接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一、茯苓的高产方法

1、栽培条件

(1)营养:茯苓菌丝的纯培养过程中常用土豆汁、松木屑、松木片作综合营养源,或使用葡萄糖、蔗糖、米糠等作碳源,氨基酸、蛋白胨等作氮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硝酸镁、硝酸铵、熟石膏等作矿物质来源,为确保茯苓菌丝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时使用天然水而不使用蒸馏水。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温度:菌丝体在10-35℃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高于35℃,菌丝体易老化,持续时间较长或温度过高,则引起死亡,20℃以下生长缓慢,0-4℃的低温可保藏菌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湿度:菌丝体及菌核生长发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需要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Ph值:茯苓生长的土壤PH3-7,栽培中土壤PH4-6为好。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栽培准备

(1)栽培场地

①茯苓栽培场地宜选海拔600-900米的山坡,坡高15-30度,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清除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通常长9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栽培备料

①备料于头年秋冬,砍伐马尾松,砍后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3-10条,削面宽3厘米,深入木质部0.5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65-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6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段,粗细配合,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菌种准备

(1)菌丝引

①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式是应用8-9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2厘米,室温24-26℃,空气湿度85%以上,光线明亮,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

②20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肉引

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选用新挖的个体、中等大小、每个250-1000克、浆汁足的茯苓为好。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水引

①水引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即带有菌丝的木段,5月上旬,选取质地泡松、直径9-10厘米的干松树,剥皮留筋后锯成50厘米长的木段。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接种用新挖的鲜苓,通常10千克木段的窖用鲜苓0.5-0.7千克。用头引法接种,即把苓种片贴在木段上端靠皮处,覆土3厘米,至8月上旬就可挖出。选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茯苓香气者作木引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接种管理

(1)菌丝引

菌丝引接种选晴天,将窖内中、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1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肉引

肉引接种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三或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50千克木段用250-1000千克种苓。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木引

①木引接种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锯成2节,通常窖用水引1-2节。接种时把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接种季节随地区而异,气温高的地区4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5月上旬至6月接种。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②接菌后3-5天菌丝萌发生长,蔓延开要10天。此期要特别防治白蚁为害。接种后3-4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上填缝并除去杂草。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5、采收加工

(1)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刷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使之发汗,每隔3天翻动1次。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等水气干了,苓皮起皱时可削去外皮,即为茯苓皮。里边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片,粉红色为赤茯苓,白色为茯苓片,中心有木心者即为茯神。也可不切片,水分干后再晾晒干即为个茯苓。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二、茯苓的简介

1、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2、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3、茯苓菌丝体包含单核及双核两种菌丝体,单核菌丝体又称初生菌丝体,是由茯苓孢子萌发而成,仅在萌发的初期存在。双核菌丝体又称次生菌丝体,为菌丝体的主要形式,由2个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体相遇,经质配后形成。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4、菌丝体外观呈白色绒毛状,具有独特的多同心环纹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丝体由许多具分枝的菌丝组成,菌丝内由横隔膜分成线形细胞,宽约2-5微米,顶端常见到锁状联合现象。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5、茯苓菌核由大量菌丝及营养物质紧密集聚而成的休眠体,球形、椭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小者重数两,大者数斤、数十斤,新鲜时质软、易折开,干后坚硬不易破开。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6、菌核外层皮壳状,表面粗糙、有瘤状皱缩,新鲜时淡褐色或棕褐色,干后变为黑褐色,皮内为白色及淡棕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核中白色部分的菌丝多呈藕节状或相互挤压的团块状。近皮处为较细长且排列致密的淡棕色菌丝。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7、茯苓子实体一般产生在菌核表面,偶见于较老化的菌丝体上,蜂窝状,大小不一,无柄平卧,厚约0.3-1厘米。初时白色,老后木质化变为淡黄色。子实层着生在孔管内壁表面,由数量众多的担子组成。

茯苓的高产方法,水引时需使用新挖的鲜苓接种

8、成熟的担子各产生4个孢子(即担孢子)。茯苓孢子灰白色,长椭圆形或近圆柱形,有一歪尖,6×2.5-11×3.5微米。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28762.html

(0)
农大农大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 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全过程详解

    # 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从选种到丰收的全方位指南大白菜作为我国南北广泛种植的蔬菜,以其高产、耐贮、管理相对简单而深受菜农喜爱。但要让大白菜长得又大又紧实,产量高、品质好,却需要掌握一系列\”小窍门\”。本文将带您走进大白菜的种植世界,从广西菜农

    问答 2025年5月24日
  • 大棚辣椒早衰怎么办

    # 大棚辣椒早衰防治全攻略:从水肥管理到整枝技巧大棚辣椒种植过程中,早衰问题如同\”隐形杀手\”,常常在盛果期悄然而至,让农户措手不及。植株叶片发黄、果实变小、产量骤降,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收成,更打击种植信心。本文将系统分析大棚辣椒早衰的原因,并

    问答 2025年4月15日
  • 水族箱生物过滤系统维护

    # 水族箱生物过滤系统维护与农业种植养护的智慧融合 当鱼缸遇见农田:生物过滤的生态启示想象一下,一个水族箱就像一片微型农田——鱼类排泄物如同作物残渣,滤材上的硝化细菌则像土壤中的微生物,默默分解有害物质。这种奇妙的相似性,正是现代生态农业

    问答 2025年4月5日
  • 巨骨舌鱼饲养指南:轻松掌握养殖技巧

    # 巨骨舌鱼饲养指南:轻松掌握养殖技巧巨骨舌鱼,这种来自亚马逊河流域的\”水中巨无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赏鱼爱好者。想象一下,一条体长可达4米、鳞片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在你面前优雅游动,那场景足以让人屏息凝神。但要把这种

    问答 2025年5月16日
  • 君子兰能不能水养,君子兰是可以水养的

    君子兰可以水养。水质要求:定期进行换水,保证水质清洁干净。如果使用自来水,在使用之前需要静置去氯。光温环境:平时置于可见散射光的半阴处养护,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左右。

    2025年3月14日
  • 皇冠鱼产卵后如何科学养护幼鱼

    # 皇冠鱼幼鱼的科学养护指南:从卵到成鱼的全程呵护皇冠鱼以其华丽的\”冠冕\”和鲜艳的体色成为水族爱好者的宠儿,但许多人在成功繁殖后却对幼鱼的养护束手无策。本文将带您走进皇冠鱼幼鱼养护的奇妙世界,从孵化环境到喂食技巧,从水质管理到成长监测,一步

    问答 2025年5月14日
  • 植物叶片发黄的真正原因及科学解决办法

    # 植物叶片发黄的诊断与科学治理指南叶片是植物的\”绿色工厂\”,当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意逐渐褪去,就像工厂的机器开始生锈停工,植物的生命活力也随之减弱。面对叶片发黄这一\”植物求救信号\”,许多种植者往往手足无措,盲目施肥或浇水,结果适得其反。本文将

    问答 2025年3月30日
  • 大葱种植管理指南:掌握关键技巧提升产量

    # 大葱种植管理指南:掌握关键技巧提升产量 大葱,这看似平凡的调味品,却是厨房里不可或缺的灵魂。它既能点缀菜肴的色香,又能为汤品提鲜增味。然而,想要种出葱白修长、叶片翠绿的高品质大葱,却需要掌握一系列精细的种植技巧。今天,我们就从选种到收

    问答 2025年4月18日
  • 大白菜种植误区:错误技术可能导致减产

    # 大白菜种植误区:错误技术可能导致减产 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餐桌上的“当家菜”,但许多菜农在种植过程中常因技术不当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本文将结合常见误区与真实案例,为您梳理那些“看似合理却暗藏危机”的种植技术,帮助您避开雷区,实现高产

    问答 2025年4月16日
  • 最佳菠菜播种时间揭秘

    菠菜的最佳播种时间需根据不同季节及气候条件进行调整。春季适宜在气温稳定于5℃以上时播种,通常为3月上旬至4月中旬,具体需结合当地气温波动情况

    问答 2025年3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