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薯提蔓的正确方法与关键注意事项
红薯种植看似简单,但想要结出个大饱满的薯块,提蔓这一环节可藏着不少学问。就像老农常说的:“提蔓提得好,红薯产量高;提蔓提不对,秧子疯长薯块碎。”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为您详细解析红薯提蔓的秘诀。
一、为什么要提蔓?
红薯藤蔓在生长过程中会生出许多“不定根”,这些根像“小偷”一样,偷偷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导致藤蔓疯长,而地下的薯块却“饿肚子”。提蔓的目的就是轻轻提起藤蔓,抖断这些不定根,让养分集中供应给薯块。
案例分享:河北邯郸的老张去年种了3亩红薯,前期藤蔓长得郁郁葱葱,可收获时薯块又小又少。后来农技员告诉他,问题出在没及时提蔓,藤蔓“抢”走了薯块的营养。今年他按规范提蔓,亩产提高了30%。
二、提蔓的正确方法
1. 提蔓时间
提蔓一般分三次进行,具体时间如下:
操作次数 | 最佳时间 | 藤蔓状态 | 操作要点 |
---|---|---|---|
第一次 | 栽后35天左右 | 主茎长45公分 | 晴天上午提10公分,轻抖断根 |
第二次 | 间隔15-20天 | 侧枝长35公分以上 | 重点处理侧枝,留25公分剪顶 |
第三次 | 主茎90公分,地垄微裂 | 薯块开始膨大 | 提15-20公分,彻底断根 |
2. 操作技巧
轻提慢放:像对待婴儿一样轻柔,双手贴主茎根部向上托,避免生拉硬拽。
原向归位:提蔓后藤蔓要按原方向放回,避免叶片翻转影响光合作用。
结合摘心:提蔓后剪掉嫩尖(第一次剪3公分,第三次剪5公分),抑制顶端优势。
三、关键注意事项
看天行事:
雨后提蔓效果最佳,但连续阴雨需推迟操作。
伏旱地区慎用提蔓,避免藤蔓缺水萎蔫。
因地调整:
沙土地间隔缩短3-5天,黏土地需延长并配合松土。
长蔓品种(如徐薯18)第三次提蔓保留部分侧枝,短蔓品种(如济薯26)需严格控枝。
配套管理:
水肥控制:第一次提蔓后3天不浇水,第三次提蔓时严格控氮。
病虫害防治:提蔓后立即喷800倍多菌灵,防伤口感染。
避坑指南:
✘ 翻蔓代替提蔓:传统翻蔓会损伤叶片,降低产量。
✘ 提蔓过晚:9月后提蔓会阻碍薯块膨大。
四、延伸技巧:提蔓增效组合拳
除了提蔓,还可配合以下措施:
喷施叶面肥:用0.3%磷酸二氢钾+0.1%硼砂溶液,增强叶片活力。
化学控旺:对疯长地块,可喷施15%多效唑(50克/亩)。
地膜保墒:干旱地区提蔓后覆盖黑地膜,减少水分蒸发。
老农心得:山东寿光的王婶分享道:“提蔓就像给红薯‘理发’,既要剪掉杂枝乱根,又不能伤到主干。去年我按三次提蔓法操作,最大的红薯足有5斤重!”
掌握这些技巧,您也能种出“皮光肉厚”的好红薯。记住:提蔓不是蛮干,而是与红薯的“温柔对话”,顺应它的生长节奏,才能获得丰收的回报。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