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茼蒿高产种植技巧:从选种到采收的实用指南
一、选对品种,赢在起跑线
茼蒿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各有特点。大叶茼蒿叶片肥厚,产量高但怕冷,适合南方温暖地区;小叶茼蒿耐寒性强,香味浓郁,北方种植更合适。选种时,挑那些颗粒饱满、颜色深绿的种子,就像选运动员要挑体格健壮的,发芽率自然更高。
二、整地施肥:打好“地基”是关键
茼蒿喜欢疏松的沙壤土,就像人喜欢透气舒适的鞋子。播种前深耕土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相当于30袋化肥的重量),再混入50公斤过磷酸钙,肥土拌匀后做成1.2米宽的平畦。记住,畦面要平整得像煎饼铛,否则浇水时容易“旱涝不均”。
三、播种技巧:密植≠高产,科学才是王道
浸种催芽:种子先用30℃温水泡24小时,捞出后裹湿布放阴凉处,等它“冒白尖”再播种,出苗能快3天。
播种方式:条播像画格子(行距10厘米),撒播像撒芝麻盐。大叶种每亩用种1公斤,小叶种2公斤。
四、田间管理: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
间苗定苗:苗高5厘米时“瘦身”,大叶种留20厘米间距,小叶种留10厘米,太密会像早高峰地铁一样挤得长不开。
水肥管理:
浇水遵循“少吃多餐”,土壤发白就浇透,雨季要挖排水沟防烂根。
追肥用“尿素+钾肥”组合,苗高10厘米时每亩追20公斤,收割后再补一次,就像运动员赛后要喝功能饮料。
五、病虫害防治:防大于治
茼蒿自带“驱虫光环”,但偶尔会得霜霉病。发现叶片长“黄斑”时,立刻喷50%多菌灵500倍液,连喷3次,每次间隔7天。蚜虫来了别慌,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效果比苍蝇拍还利索。
六、采收有窍门:一茬变三茬
一次性采收:株高20厘米时整株拔起,适合急着卖菜的农户。
多次采收:用刀在茎基部留3厘米割下,像理发一样“剪平头”,追肥后20天又能长出新叶,一亩地能多收30%。
茼蒿种植关键数据表
环节 | 操作要点 | 参考数据 |
---|---|---|
播种量 | 大叶种条播/小叶种撒播 | 1-2公斤/亩 |
最佳温度 | 生长适温 | 17-20℃(低于12℃停止生长) |
追肥时机 | 苗高10厘米+每次采收后 | 尿素20公斤/次 |
采收周期 | 播种到首次采收 | 40-50天 |
案例分享:云南昆明的张阿姨用“割茬法”种茼蒿,一年收5茬,亩产突破2000公斤。她说秘诀就是“割完就施肥,像给手机充电一样及时”。
种茼蒿就像养宠物,耐心和技巧缺一不可。照着这些方法做,你家的菜园也能绿油油一片,火锅里涮着自己种的茼蒿,那香味绝对比买的更浓!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