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场里,没有什么比看到一群活泼健康的仔猪更让人欣慰的了。然而,仔猪副伤寒这个\”隐形杀手\”却常常让养殖户们头疼不已。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疾病的防治之道,帮助您的小猪远离病痛,健康成长。
一、认识仔猪副伤寒:症状不容忽视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20日龄至4月龄的仔猪。它就像个狡猾的敌人,会伪装成普通腹泻,却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严重损失。根据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急性型(败血型):
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多发生在断奶前后的仔猪身上。病猪体温会飙升到41-42℃,仿佛体内燃起了一把火。它们拒绝进食,耳朵、胸部和腹部出现紫红色的瘀斑,就像被无形的笔点上了死亡的标记。随后出现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1-4天内就可能死亡,死亡率高达40%。
亚急性与慢性型:
这是更常见的\”温水煮青蛙\”式发病。病猪体温升高,眼睛分泌脓性分泌物,仿佛在无声地哭泣。它们先便秘后腹泻,排出的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皮肤上出现痂状湿疹,日渐消瘦,最终要么死亡,要么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僵猪\”。
二、防治结合:构建全方位防御体系
预防仔猪副伤寒就像建造一座坚固的城堡,需要多道防线协同作战。以下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措施:
1. 环境管理:打造舒适家园
温度控制:新生仔猪对温度极其敏感,产房温度应保持在25-28℃,保育箱内32-34℃。
卫生消毒:每周定期消毒猪舍,疫病流行时改为每日消毒。特别注意食槽、装猪台等卫生死角的清洁。
粪便处理:及时清理粪便,保持圈舍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2. 科学免疫:给仔猪穿上防护衣
免疫程序可以参照下表执行:
免疫方式 | 日龄 | 剂量 | 注意事项 |
---|---|---|---|
口服疫苗 | 20-30日龄 | 5ml凉开水稀释/头 | 空腹喂服,确保每头都吃到 |
肌肉注射 | 30日龄 | 1头份/头 | 可能出现较大反应 |
加强免疫 | 首免后3-4周 | 同首免剂量 | 疫区建议进行 |
案例分享:四川某猪场在冬季来临前对所有仔猪进行了口服免疫,配合圈舍保温措施,成功将副伤寒发病率从15%降至2%以下。
3. 药物预防:防患于未然
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100克/吨)和银翘散(1000克/吨),连用3-5天,特别在断奶、转群等应激时期使用效果显著。对于长途运输的仔猪,可在饮水中添加复合多维和葡萄糖缓解应激。
三、精准治疗: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
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对整个猪群进行预防性给药。以下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西医疗法(快速控制病情)
1. **恩诺沙星**:2.5mg/kg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 2. **氟苯尼考**:20mg/kg体重,48小时1次,连用2次 3. **长效土霉素**:10-20mg/kg体重,每日1次,连用2-3次
中医疗法(调理恢复)
中药方剂温和持久,特别适合慢性病例:
败酱草40g 薏苡仁30g 金银花20g 丹参18g苦参18g土茯苓18g 地丁15g丹皮10g广木香6g
煎水灌服,每日2次,连用3-5天。对于轻微病例,单用大蒜汁20g灌服也有不错效果。
四、特别提醒: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随意更换药物:沙门氏菌易产生耐药性,建议先做药敏试验。
治疗半途而废: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用药2-3天,避免复发。
忽视环境消毒:治疗期间必须加强消毒,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经济。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的免疫程序和及时的监测预警,您完全可以让仔猪远离副伤寒的威胁。如果您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当地兽医专家,为您的养猪事业保驾护航。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