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症状:叶片上的\”火烧痕\”
去年夏天,山东寿光的菜农老王发现自家大棚里的黄瓜叶片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叶片上先是出现一些黄白色小斑点,像被开水烫过一样,随后斑点逐渐扩大,边缘变成黄褐色,中央呈现灰白色,最后整片叶子就像被火烤过一般焦枯。这正是典型的黄瓜黑斑病症状。
这种病害通常从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可能只剩下顶端几片绿叶。仔细观察会发现,病斑大多出现在叶脉之间,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叶面稍微隆起,表面粗糙,而叶背则呈现水渍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病斑表面还会长出稀疏的灰褐色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多个病斑会连成一片,导致叶片组织枯死,但奇怪的是,这些枯叶往往不会脱落。
发病规律:高温高湿是\”帮凶\”
就像2023年河南周口的那场持续阴雨,当地黄瓜种植户损失惨重。黄瓜黑斑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病菌在5℃-40℃范围内都能活动,但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时,病害特别容易流行。
病菌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一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二是附着在种子表面;三是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特别是在结瓜期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或者浇水、风雨过后,病情会迅速扩展。土壤黏重、偏酸性、多年连作、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往往更加严重。
综合防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农业防治措施
河北廊坊的示范农场通过以下措施,成功将黑斑病发生率降低了70%: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分钟。
轮作倒茬: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最好。
田间管理:
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
控制浇水量,避免大水漫灌
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田外销毁
药剂防治方案
当发现田间有零星病斑时,应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参考下表选择适当药剂:
防治时期 | 药剂选择 | 使用方法 | 间隔期 | 注意事项 |
---|---|---|---|---|
发病前预防 |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 600倍液喷雾 | 7-10天 | 重点喷施中下部叶片 |
发病初期 |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 1000-1500倍液喷雾 | 7-9天 | 保护地可用粉尘法或烟雾法 |
病情严重时 | 20%施宝灵胶悬剂 | 10000-15000倍液喷雾 | 3-5天 | 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
保护地专用 | 5%百菌清粉尘剂 | 每亩1kg喷撒 | 7-9天 | 傍晚施用,密闭棚室 |
对于大棚栽培,特别推荐\”粉尘法\”和\”烟雾法\”:在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kg),或者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亩200-250g),隔7-9天一次,视病情连续或交替使用。这种方法不仅省工省力,而且药效均匀持久。
特别提醒:防治关键期
就像医生治病讲究\”早发现、早治疗\”,黄瓜黑斑病的防治也有关键时期。结瓜期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时,要特别警惕。每次浇水或风雨过后,应该及时检查田间病情,一旦发现病斑,立即喷药。记住:预防性用药的效果远远好于发病后补救。
通过综合运用农业措施和科学用药,完全可以将黄瓜黑斑病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重视预防,科学管理,确保黄瓜的优质高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