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菜园里,黄瓜藤蔓郁郁葱葱,可掀开叶片背面,却可能发现一群“白色幽灵”——白粉虱正贪婪地吸食汁液。这些看似弱小的害虫,却能像吸血鬼一样让植株逐渐衰弱,甚至传播病毒,堪称黄瓜种植的“隐形炸弹”。
危害特点:从“吸血”到“投毒”
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偏爱聚集在嫩叶背面,用针状口器刺入叶肉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先是褪绿变黄,像被烈日灼伤般萎蔫,最终干枯脱落。更糟的是,它们排泄的蜜露会诱发煤污病,叶片仿佛被泼了墨汁,光合作用受阻,果实表面也蒙上一层黑灰,卖相全无。
案例分享:山东某大棚农户曾因忽视早期虫害,短短两周内煤污病暴发,黄瓜价格从每斤3元跌至5毛,损失惨重。
综合防治:多管齐下的“灭虱战”
1. 农业防治:切断源头
隔离育苗:育苗区与生产区分开,苗床加盖60目防虫网,移栽前用硫磺熏棚,像给温室做“全身消毒”。
轮作避害:前茬种植芹菜、蒜黄等白粉虱不喜的蔬菜,减少虫源基数。
2. 物理防治:黄板诱杀
白粉虱对黄色有致命吸引力。在棚内悬挂涂有机油的黄板(每亩30-40块),成虫飞扑而上,如同“自投罗网”,7天换一次“粘虫胶”即可。
3.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
释放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每百株虫量低于50头时投放300-500头,寄生率可达75%以上,堪称“生态刺客”。
4. 药剂防治:科学用药
白粉虱世代重叠,需轮换用药(见下表):
药剂类型 | 推荐药剂及浓度 | 使用要点 |
---|---|---|
烟熏剂 | 22%敌敌畏烟剂200-400g/亩 | 闭棚熏蒸,5-7天一次 |
喷雾剂(轮换使用) | 25%噻虫嗪2000倍液+2.5%联苯菊酯3000倍液 | 重点喷叶背,连喷3次 |
生物兼容剂 | 17%氟吡呋喃酮悬浮剂2000倍液 | 与丽蚜小蜂协同使用 |
注意事项:药剂需像“组合拳”般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清晨喷药效果最佳,此时成虫活动迟缓。
结语:防胜于治,贵在坚持
白粉虱防治如同一场持久战,需将农业、物理、生物手段结合,像编织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农户老李的秘诀是:“每周巡棚翻叶背,发现黄板粘满虫,立刻补蜂又喷药。”唯有如此,才能让黄瓜远离“甜蜜的负担”,重获绿意盎然。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