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种植领域,轮作栽培一直被视为提高产量、改善土壤的\”金钥匙\”。近年来,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模式在多地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不仅解决了长期连作带来的土壤障碍问题,更创造了亩产超万斤的高产纪录。这种\”薯菜搭档\”的种植模式,就像农田里的\”黄金搭档\”,让土地实现了\”全年无休\”的高效利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套让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组合拳\”。
技术优势:1+1>2的种植奇迹
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之所以能在多地推广并取得高产,关键在于它完美解决了单一作物连作带来的诸多问题。想象一下,一块土地如果年复一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就像人长期只吃一种食物,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轮作就像给土地\”换口味\”,让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得到均衡利用。
在江西省都昌县的示范田中,采用甘薯-油菜轮作技术后,蜜薯亩产可达1500公斤,油菜亩产150公斤,周年亩产值显著提高。而更令人振奋的是武汉市黄陂区的数据,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模式下,每667㎡(约1亩)可产叶用薯5500公斤,油菜薹2000公斤,合计高达7500公斤,年产值达21300元,纯收益约15000元。这种产量表现,确实配得上\”亩产超万斤\”的美誉。
表: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经济效益对比
项目 | 叶用薯产量(kg/亩) | 油菜薹产量(kg/亩) | 总产值(元/亩) | 纯收益(元/亩) |
---|---|---|---|---|
轮作模式 | 5500 | 2000 | 21300 | 15000 |
单一种植 | 5000 | – | 14000 | – |
茬口安排:时间就是产量
成功的轮作首先要打好\”时间差\”,就像精心编排的双人舞,每个动作都要恰到好处。叶用薯与油菜薹的轮作在茬口安排上讲究\”无缝衔接\”,让土地几乎没有\”空窗期\”。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叶用薯可在4月中旬进行扦插,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如果是设施栽培,则可以提前到3月上中旬在大棚内扦插,5月初就能采收,一直持续到9月根据市场行情罢园。而油菜薹则于8月中旬至9月初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早熟品种10月中下旬即可采收,晚熟品种11月上旬开始采收,可以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罢园。
这种安排下,土地几乎全年都处于\”工作状态\”,就像一位勤劳的农夫所说:\”土地闲着就是浪费,轮作让地不歇气、钱不断流。\”
品种选择:好种子是成功的一半
选择适合的品种就像为舞台选对演员,直接关系到整场演出的成功。叶用薯要选择抗病性强、茎叶无茸毛、口感柔和、产量高的品种,如福薯18号、泉薯830等。这些品种就像\”铁人三项\”选手,既要产量高,又要抗性强,还要口感好。
油菜薹则可选用极早熟的狮山油菜薹;也可以选择中双12号、中双9号等\”一菜两用\”油菜品种,不过这些品种的采收期会相对晚一些。在选择品种时,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就像厨师根据客人口味调整菜单一样。
栽培要点:精细管理出高产
叶用薯栽培关键
叶用薯种植要选择土壤结构好、地势平坦、向阳的田块。整地时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可施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或充分发酵的干鸡粪500公斤,配合45%的三元复合肥55-65公斤。这就像给运动员补充足够的营养,为高产打下基础。
在密植方面,要选用茎蔓健壮、无病害的藤蔓,剪取5-7节,斜插入土3-4节。扦插行距18-20cm、株距20cm,每亩扦插1.1万~1.2万株。合理的密度就像城市规划,既要充分利用空间,又要保证每株作物都能\”呼吸自如\”。
田间管理上,叶用薯生长喜温耐热,早春种植在大棚内的要注意防止\”倒春寒\”,夏季高温时可使用遮阳网调控。病虫害防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如使用生物导弹、性诱剂、黄色粘虫板等技术防控斜纹夜蛾、温室白粉虱、蚜虫等。
油菜薹栽培秘诀
油菜薹的育苗是关键第一步。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每平方米用种子1-2克,播后覆盖一层细土。出苗前覆盖遮阳网,真叶展开后控制田间湿度,浇水要\”干透湿透\”。
当幼苗长至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每亩栽植3100株左右,株行距40cm×40cm。定植前一天要浇透苗床,带土移栽减少伤根。这就像照顾婴儿一样,需要耐心和细致。
田间管理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排灌,防止田间过干过湿。注意防治黑腐病、菌核病、蚜虫、小菜蛾等病虫害。适时追肥也很重要,一般10月下旬开始采收后,每半个月追施一次稀薄人粪尿或复合肥15公斤/亩左右。
技术创新:让种植更轻松
在现代农业中,技术创新是提高效率的\”加速器\”。在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模式中,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例如使用油菜联合播种机或油麦多功能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浅耕、施肥、播种、覆土和开沟等多个环节。
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也让植保工作更加高效。在油菜盛花期可以选择晴朗微风天,采用无人机喷药防治菌核病。这就像给农田配备了\”空中卫士\”,既省时又省力。
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成败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土壤准备:选择土质疏松的沙性土或沙壤土,耕作层厚25cm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就像建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好的土壤条件是高产的基础。
水分管理:叶用薯怕涝,要做好\”三沟\”配套(厢沟、腰沟、围沟),沟深25-30cm,确保排水畅通。而油菜薹生长前期遇高温容易发生秋旱,要注意及时灌溉。
适时采收:叶用薯春季定植后一般40-50天即可开始采摘,夏季每隔7-9天采摘一次,春秋时节每隔10-14天采收一次。油菜薹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采收,主茎高30-40厘米时摘主薹。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实际案例:看得见的效益
在武汉市黄陂区,叶用薯是当地种植规模最大的蔬菜作物,全区种植面积约2668公顷,年产量逾20万吨。然而,长期单一的叶用薯种植导致病虫害逐年加重,土壤连作障碍日益突出。通过试验推广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模式后,不仅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还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江西省都昌县自2015年开始示范推广甘薯-油菜轮作技术,获得良好效果后逐步发展到赣北县区。仅都昌县应用推广面积就达3万亩以上,甘薯亩产可达1500kg,纯收益1000-1500元/亩;油菜亩产150kg,纯收益200元/亩。这种成功经验正在九江市全区推广应用。
结语
叶用薯与油菜薹轮作模式就像农田里的\”黄金组合\”,通过科学安排茬口、精选优良品种、精细田间管理,实现了\”亩产超万斤\”的高产目标。这种模式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能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优秀实践。
对于想要尝试这种种植模式的农民朋友,建议先小面积试种,熟练掌握技术要点后再扩大规模。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灵活调整采收时间,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记住,农业种植没有\”一招鲜\”,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才能在田野上收获属于自己的\”黄金万两\”。
: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推广服务 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栽培技术,2022年03月29日
: 黄陂叶用薯—油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 道客巴巴,2018年05月11日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