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全攻略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18年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从选种到收获,手把手教您种出高产优质的玉米。
选种:高产的第一步
\”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这句农谚道出了选种的重要性。2018年,黄淮海夏玉米区主推品种包括郑单958、农大108、蠡玉16、浚单20等稳产型中早熟品种。这些品种经过多年验证,具有抗倒伏、耐密植、抗病虫害等优势,就像为农田请来了一批\”特种兵\”。
选种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公司生产的高质量种子,发芽率应在85%以上。最好选择已经包衣处理的种子,这相当于给种子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笔者曾走访山东某玉米种植大户,他坚持使用包衣种子,出苗率比普通种子高出15%,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
播种:抢农时保墒情
\”夏播无早,越早越好\”,这句农谚道出了夏玉米播种的核心要诀。2018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最佳时间为6月上中旬,最迟不应晚于6月15-18日。麦收后要争分夺秒抢播,实现\”零农耗\”,就像与时间赛跑的田径运动员。
播种技术要点:
技术环节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
---|---|---|
播种深度 | 墒情好4-5厘米,粘土3-4厘米,干旱6-7厘米 | 深浅一致,保证出苗整齐 |
播种量 | 每亩3公斤左右 | 耐密品种可适当增加 |
播种方式 | 铁茬机械播种 | 行距50-65厘米,宽窄行种植宽行70-80cm,窄行30-40cm |
墒情管理 | 墒情不足浇\”蒙头水\” | 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 |
河北邯郸的王师傅告诉我们:\”2018年我们采用免耕播种机,小麦收割当天就完成了玉米播种,比往年提前了3天,结果成熟期籽粒饱满,每亩多收了60多公斤。\”
合理密植:科学布局增产关键
\”密植不当,劳而无功\”,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不同品种对密植的适应性差异很大,就像人穿衣服要量体裁衣一样。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密度:
紧凑型耐密品种:4000-5000株/亩
平展型品种:3000-3500株/亩
半紧凑型品种:3500-4000株/亩
\”我们合作社2018年试种了耐密品种\’先玉335\’,每亩留苗4500株,比常规品种多出500株,结果穗大粒饱,创造了亩产780公斤的好成绩。\”河南周口的李社长分享道。但要注意,高密度种植必须配合良好的水肥条件,否则适得其反。
科学施肥: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
玉米生长需要\”营养均衡\”,施肥就像给玉米搭配科学饮食。2018年的施肥技术强调\”减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
推荐施肥方案:
基肥:每亩玉米专用复合肥20-25kg或二胺15kg+尿素5kg+钾肥10kg
追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30公斤
微肥:缺锌地块每亩施ZnSO4 1-1.5公斤
施肥方法也有讲究,要\”少吃多餐\”:氮肥分次施用,1/3底施、2/3追施。追肥时要深施覆土,就像把食物放在玉米最容易取用的位置。北京郊区的张技术员说:\”我们采用侧深施肥技术,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0%,玉米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明显增强。\”
水分管理:旱涝保收的智慧
玉米是\”既怕旱又怕涝\”的作物,水分管理要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不同生育期对水分需求各异:
苗期:耐旱怕涝,遇积水及时排水
大喇叭口期:需水关键期,遇旱及时灌溉
灌浆期:保证水分供应,增加粒重
\”2018年7月,我们遇到持续高温干旱,立即组织滴灌,玉米叶片在傍晚就恢复了挺拔,最终产量比未灌溉地块高出30%。\”山东德州的刘经理回忆道。灌溉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造成\”蒸煮\”效应。
病虫草害防治:绿色防控新理念
病虫草害是玉米生产的\”隐形杀手\”,防治要像中医治病一样\”标本兼治\”。2018年提倡绿色防控理念:
除草技术:
播后苗前:选用乙草胺、阿特拉津等土壤处理除草剂
苗期除草:玉米3-5叶期选用烟嘧磺隆等茎叶处理剂
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灌心
草地贪夜蛾:使用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剂
大斑病:发病初期用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喷施
\”我们采用\’生物农药+理化诱控\’的组合拳,2018年玉米螟危害率控制在3%以下,比单纯化学防治区低5个百分点。\”陕西咸阳的植保站王站长介绍道。
适期收获:画龙点睛的最后一步
\”九分种,一分收\”,适期收获是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2018年的收获技术强调:
籽粒玉米: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收获
青贮玉米: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收获
鲜食玉米:授粉后21-25天收获
\”推迟收获7-10天,籽粒含水量降低2-3个百分点,每亩可增产5%左右,还减少了烘干成本。\”河北保定的收割机手赵师傅算了一笔经济账。收获时要根据用途选择合适时期,就像厨师把握食材的最佳烹饪时机。
结语
2018年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了品种选择、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黄淮海地区许多种植户实现了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高产目标。记住,好的收成来自于对每个细节的精心管理,愿这些技术能助您在玉米种植路上收获满满!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