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糖戚蚧壳虫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策略
葡萄园里,有一种不起眼却危害巨大的小虫子——葡萄糖戚蚧壳虫,它像潜伏的\”吸血鬼\”一样,悄无声息地吸食着葡萄植株的汁液,让果农们头疼不已。这种害虫不仅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株葡萄死亡。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种害虫的特征、危害表现,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
葡萄糖戚蚧壳虫的形态特征与危害表现
葡萄糖戚蚧壳虫(学名:Parthenolecanium corni)是一种常见的介壳虫,成虫体型较大,长约6-8毫米,外形呈圆形或楔形,颜色从深棕色到暗红色不等,体表覆盖着白色粉末状物质,看起来就像植物枝条上长出的小疙瘩。这种害虫在我国各葡萄主产区均有分布,尤其在新疆吐鲁番、河北、山东等地危害较为严重。
葡萄糖戚蚧壳虫的危害方式可谓\”阴险毒辣\”:
直接吸食汁液:成虫和若虫用它们针状的口器刺入葡萄的嫩枝、叶片和果穗,贪婪地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像被火烧过一样提前脱落,果粒则因营养不良而脱落或发育不良。
分泌物污染:它们在取食过程中会排泄出一种无色粘稠的蜜露,落在叶面和果实上,不仅影响葡萄外观,还会招来蚂蚁和霉菌,引发煤污病,使葡萄表面覆盖一层黑色煤灰状物质,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商品价值。
传播病毒:最新研究发现,它们还可能传播某些植物病毒,造成复合危害。
新疆某葡萄园曾因忽视对蚧壳虫的防治,导致300亩葡萄园减产40%,果实糖度下降2-3度,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万元。园主王先生回忆道:\”那些葡萄看起来就像被泼了油污,黑乎乎的一片,根本卖不出去价格。\”这个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对蚧壳虫的防治绝不能掉以轻心。
葡萄糖戚蚧壳虫的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是战胜它的第一步。葡萄糖戚蚧壳虫在吐鲁番等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2-3龄若虫在葡萄一年生枝条的裂缝内、皮下以及多年生茎蔓翘皮下越冬,就像冬眠的熊一样躲藏起来度过寒冷季节。
表:葡萄糖戚蚧壳虫年度生活史关键时期
发育阶段 | 时间节点 | 防治意义 |
---|---|---|
越冬若虫出蛰 | 3月中下旬(葡萄开墩上架时) | 春季防治关键期 |
成虫产卵期 | 4月下旬-5月上旬 | 卵期防治效果佳 |
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 | 5月下旬 | 最佳化学防治时期 |
第二代若虫孵化盛期 | 7月上中旬 | 夏季防治关键期 |
若虫越冬准备期 | 9月下旬 | 清理越冬场所最佳时机 |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这些越冬若虫开始活动,4月上旬虫体膨大并逐渐硬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在5月下旬大量孵化,像无数微型坦克一样爬向叶片背面;6月中旬它们转移到枝条或果穗上固定取食;7月上中旬第二代卵孵化;到了9月下旬,若虫们又开始寻找隐蔽场所准备越冬。
这种害虫有\”三喜三怕\”的习性:喜隐蔽、喜潮湿、喜郁闭环境;怕阳光、怕干燥、怕通风。架势低、修剪差、枝条疯长、环境郁蔽的葡萄园往往受害更重。河北昌黎的一位果农发现,他的葡萄园东侧靠近水沟的区域蚧壳虫危害明显重于西侧,这正是因为东侧湿度较高,更适合蚧壳虫生存。
综合防治技术:多管齐下的治理方案
防治葡萄糖戚蚧壳虫不能单靠一种方法,需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结合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形成立体防控网络。
农业防治:构建健康生态系统
农业防治是基础,就像中医调理身体一样,通过增强树势、改善环境来提高葡萄自身的抵抗力:
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山东烟台的一位果农通过将鸡粪、秸秆等有机物料发酵后施用,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葡萄树的抗虫能力也明显增强。
合理修剪:保持架面通风透光,及时绑蔓,疏除过密枝。新疆鄯善的葡萄园采用\”高宽垂\”栽培模式,架面通风良好,蚧壳虫发生率比传统栽培降低60%以上。
冬季清园:结合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刮除老翘皮,破坏越冬场所。有经验的果农会在9月中旬将草束绑在主干上诱集越冬若虫,入冬后集中销毁。
生物防治:利用自然天敌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蚧壳虫的天敌,它们是免费的\”生物农药\”:
寄生蜂:如希望新西兰寄生蜂,专门寄生在蚧壳虫体内
瓢虫: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等能捕食各虫态蚧壳虫
草蛉:幼虫期是凶猛的捕食者
云南建水的有机葡萄园通过在园内种植紫花苜蓿等蜜源植物,吸引和保护天敌,使蚧壳虫种群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几乎不用化学农药。
物理机械防治:直接消灭
人工抹除:4月底5月初结合抹芽,人工抹除越冬代成虫
树干刷白:用石灰水刷白主干,阻止若虫上树
粘虫胶带:在主干包扎粘虫胶带,阻截爬行若虫
河北怀来的一位老农发明了\”牙刷除蚧法\”,用旧牙刷顺着枝条纹理刷除蚧壳虫,特别适合小规模种植园。
化学防治:精准用药
化学防治要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若虫孵化盛期(5月底6月初和7月上中旬)和越冬前(8月底9月初)。此时虫体蜡质层未形成或较薄,药剂容易渗透。
表:防治葡萄糖戚蚧壳虫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药剂名称 | 稀释倍数 | 防治时期 | 注意事项 |
---|---|---|---|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 6000-8000倍 | 若虫孵化盛期 | 内吸性强,持效期长 |
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 | 10000-15000倍 | 各若虫活动期 | 对蜜蜂毒性高,花期禁用 |
48%乐斯苯乳油 | 1500-2000倍 | 成虫期和若虫固定前 | 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
螺虫乙酯悬浮剂 | 4000-5000倍 | 卵期和低龄若虫期 | 杀卵效果好,作用缓慢 |
5波美度石硫合剂 | – | 早春萌芽前 | 杀灭越冬虫体,兼治病害 |
化学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喷洒时要均匀周到,特别是枝条裂缝、叶片背面等隐蔽部位。吐鲁番的果农总结出\”三喷\”经验:喷透、喷匀、喷到位,确保防治效果。
成功案例:综合防治的实际应用
新疆吐鲁番高昌区的一个50亩葡萄园,曾因蚧壳虫危害严重,商品果率不足60%。技术员张工接手后,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案:
冬季:彻底清园,刮除老皮,集中焚烧;全园深翻,破坏越冬场所
早春: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增施腐熟羊粪,改善土壤
生长季:5月底和7月中旬各喷一次螺虫乙酯;园内种植苜蓿保护天敌
日常:加强修剪,保持通风;定期巡查,人工抹除零星虫体
经过两年坚持,该园蚧壳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商品果率提高到90%以上,每亩增收近3000元。
防治葡萄糖戚蚧壳虫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果农们掌握科学方法,持之以恒地执行各项措施。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的葡萄园生态系统是最好的防护屏障。通过本文介绍的综合防治技术,相信您一定能战胜这个葡萄种植中的\”隐形杀手\”,收获甜美丰硕的果实。
: 葡萄糖戚蚧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 豆丁网: 葡萄糖戚蚧壳虫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 惠农网
: 吐鲁番的葡萄 – 蚧壳虫部分: 葡萄糖戚蚧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 农博网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