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瘿螨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巧
葡萄园里,那些皱缩变硬、布满锈褐色斑块的叶片,往往暗示着一群\”隐形杀手\”的入侵——葡萄瘿螨。这种体长不足0.3毫米的微小生物,却能造成\”毛毡病\”的典型症状,让叶片背面长出厚厚的白色绒毛,最终导致叶片枯焦、枝蔓衰弱。在山东某葡萄种植基地,老张的夏黑葡萄曾因忽视早春防治,导致30%的产量损失,这个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掌握其发生规律的重要性。
一、葡萄瘿螨的\”生活档案\”
这个小家伙一年可繁殖多代,像冬眠的熊一样,成螨群聚在芽鳞片的绒毛处或枝蔓皮孔内越冬。等到来年春天葡萄芽萌动时,它们便悄然出动,转移到幼嫩的叶片背面安家落户。5-6月是它们的\”狂欢季\”,此时若走进葡萄园,翻看叶片背面,常能看到白色斑块逐渐连成毛毡状的\”螨虫公寓\”。到了9月,气温下降,它们又会集体撤回芽内准备过冬。
表:葡萄瘿螨年度活动周期
时间 | 行为特点 | 危害表现 |
---|---|---|
3-4月 | 越冬螨苏醒迁移 | 芽鳞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物 |
5-6月 | 第一代爆发期 | 新梢下部叶片出现毛毡状白斑 |
7-8月 | 高温抑制活动 | 虫口数量暂时下降 |
9月 | 秋季繁殖高峰 | 上部幼叶出现褐色病斑 |
10月-翌年2月 | 潜伏越冬 | 藏身于芽鳞或粗皮缝隙 |
二、防治要抓住三个\”黄金时段\”
清园时节(冬季)
就像大扫除能减少家中蟑螂一样,冬季清园能显著降低瘿螨基数。河北怀来的果农们有个好习惯:修剪后立即将病枝落叶深埋或焚烧,同时用钢丝刷刮除老蔓上的翘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抹芽时去掉的废芽要带出园外处理——实验证明,这能消灭芽内80%以上的越冬螨。
芽体膨大期(早春)
此时喷药犹如\”守株待兔\”,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就像\”蒸汽消毒\”,能有效杀死刚苏醒的瘿螨。山西运城的案例显示,在葡萄绒球期配合0.3%洗衣粉进行淋洗式喷雾,防效可达90%以上。记住这个诀窍:药液要像春雨般均匀,连枝干缝隙都要润湿。
生长关键期(5-6月)
当发现零星病叶时,要立即采取\”斩首行动\”。除了摘除病叶,还可选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进行立体喷雾。有个小技巧:加入6501沾着剂能让药液在叶片正反面均匀分布,山东蓬莱的果农用这个方法,成功将危害控制在5%以下。
三、综合防治的\”组合拳\”
化学防治就像西药,见效快但需科学使用。石硫合剂是经典选择,但在夏季需降低浓度至0.2-0.3波美度,避免药害。现代药剂如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更适合在采收前安全期使用。
农业措施则如同中药调理,重在治本。通过抹芽(芽长1厘米时最佳)、定梢、除萌蘖等措施,创造通风透光的环境。新疆吐鲁番的种植户发现,采用\”三主蔓扇型\”修剪法,配合地面40厘米不留枝,能阻断瘿螨通过灌溉水传播的途径。
苗木消毒是防止\”引螨入室\”的关键。从病区引进的苗木可采用\”温水浴\”处理:先用35℃温水浸泡5分钟,再转50℃热水浸泡7分钟,这个\”冷热交替疗法\”能杀死95%的潜伏螨。
望着满园健康的葡萄叶,老张现在常说:\”防治瘿螨就像带兵打仗,既要抓住战机,又要多兵种配合。\”只要掌握这些技巧,那些微小的破坏者就再难掀起风浪。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