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从拔节到抽穗的30-40天,如同青春期的少年,既需要充足的营养长身体,又要为未来的\”生儿育女\”做准备。这个阶段的管理好坏,直接决定了秋收时是\”穗大粒满\”还是\”空秆秃尖\”。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田间实际案例,为您详解五大管理要点,助您种出\”腰杆硬、穗头沉\”的好玉米。
一、科学追肥:把握玉米的\”生长黄金期\”
拔节抽穗期是玉米一生中\”胃口最好\”的时期,就像正在长个子的青少年,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2019年河南周口一位农户的对比试验很能说明问题:同样地块,在大喇叭口期追肥的玉米比不追肥的每亩多收了近200斤,穗粒数增加了15%。
追肥技巧:
时机选择:最佳追肥期是玉米展开10-12片叶时(大喇叭口期),此时雌穗开始分化,如同人类的\”备孕期\”
肥料配比:推荐使用\”氮为主、钾为辅\”的配方,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
方法要领:开沟深施(距植株10厘米,深10厘米)后覆土,避免肥料挥发损失
表:玉米拔节抽穗期推荐施肥方案
土壤类型 | 尿素(kg/亩) | 硫酸钾(kg/亩) | 施肥次数 | 备注 |
---|---|---|---|---|
肥沃壤土 | 10-15 | 5-8 | 1次 | 可分两次施 |
中等肥力 | 15-20 | 8-10 | 1-2次 | 雨后施肥佳 |
贫瘠沙土 | 20-25 | 10-12 | 2次 | 配合有机肥 |
二、智慧用水:浇好\”保命水\”与\”增产水\”
玉米在这个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堪比孕妇对营养的需求。2020年山东德州的一场干旱让许多农户记忆犹新:及时浇水的玉米地平均亩产1200斤,而没浇水的只有700斤左右,差距惊人。
浇水要点:
关键两水:
保命水:大喇叭口期(约出苗后40天),结合追肥进行,促进肥料吸收
增产水:抽雄前后(约出苗后55天),此时缺水会导致\”卡脖旱\”,花粉发育不良
水量控制:每次浇水要使土壤湿润深度达40厘米,但切忌大水漫灌导致根系窒息
排水防涝:雨季要注意疏通沟渠,特别是低洼地块,积水超过24小时就会造成根系腐烂
河北保定农户老王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他在玉米地四周挖了30厘米深的排水沟,去年遭遇暴雨时,他的玉米几乎没有倒伏,而邻居家的玉米倒了一大片。
三、化控防倒:给玉米\”健身\”,让茎秆更粗壮
玉米倒伏是减产的头号杀手,就像运动员腿抽筋,再强的实力也发挥不出来。2018年吉林一场大风过后,未做化控的玉米倒伏率达40%,而喷施了矮壮素的地块只有5%的轻微倾斜。
防倒技巧:
最佳时期:玉米6-10片叶时(约膝盖高),太早影响生长,太晚效果差
药剂选择:可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如\”玉黄金\”)每亩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注意事项:
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喷施
干旱弱苗不宜使用
喷后6小时内遇雨需补喷
内蒙古通辽的张大姐分享道:\”去年我按说明喷了矮壮素,秋天收割时,别人的玉米倒的倒、歪的歪,我家的像小士兵一样站得笔直,收割机作业特别顺畅。\”
四、病虫防治:打响\”穗期保卫战\”
玉米穗期的病虫害,就像潜伏的\”小偷\”,稍不注意就会偷走您的收成。2022年湖南岳阳部分农户因忽视玉米螟防治,导致虫蛀穗比例高达30%,品质严重下降。
防治重点:
表:玉米拔节抽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案
病虫害 | 识别特征 | 防治时机 | 推荐药剂 | 使用方法 |
---|---|---|---|---|
玉米螟 | 叶片出现排孔,茎秆有蛀孔 | 大喇叭口期 | 3%辛硫磷颗粒剂或Bt乳剂 | 撒施心叶或喷雾 |
蚜虫 | 叶片背面有密集小虫 | 抽雄前 | 40%乐果乳油 | 全株喷雾 |
大斑病 | 叶片出现梭形黄褐色病斑 | 发病初期 | 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 | 重点喷中下部叶片 |
锈病 | 叶片有铁锈色粉状物 | 见病即防 | 25%粉锈灵 | 全株均匀喷雾 |
穗腐病 | 果穗出现粉红或灰白色霉层 | 抽雄吐丝期 | 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 | 喷雌穗及下部茎叶 |
河南周口的李技术员有个小妙招:他在田间每20米挂一个诱虫灯,既减少了虫口密度,又能准确掌握虫情,做到精准施药。
五、植株管理:去伪存真保\”精英\”
玉米地里也存在着\”生存竞争\”,弱株小株就像班级里的\”差生\”,不仅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其他同学。陕西渭南的试验表明,及时去除弱株的地块,主茎穗粒重增加10%-15%。
管理要点:
去弱留强:在抽雄前拔除明显矮小、发黄的弱株,如同园丁修剪灌木
科学去雄:当雄穗刚抽出时,隔行或隔株去除雄穗(不超过总数1/3),减少养分消耗
注意事项:
地边2行不去雄,保证充分授粉
阴雨天不去雄
弱株上的雄穗优先去除
山东菏泽的老庄稼把式赵大爷有句顺口溜:\”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弱株拔得净,秋收穗不轻。\”他种的玉米年年比邻居家的产量高出一截。
结语:把握关键期,细节定成败
玉米拔节抽穗期的管理,就像培养一名运动员,既需要科学的训练计划(水肥管理),又要做好伤病预防(病虫害防治),还要进行心理辅导(植株调整)。只有全方位呵护,才能让玉米在\”青春期\”健康成长,为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记住,这30-40天的付出,将换来秋收时金灿灿的回报。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愿您的玉米地今秋\”秆壮如竹,穗沉似锤\”!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