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北川山区,青红脆李的花瓣刚落,垄间的马铃薯苗已悄然探出头。这种“果树下种土豆”的套作模式,不仅让土地“忙”起来,更让农户的钱包“鼓”起来。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希望的田野,揭开套作种植的增收秘诀。
一、高低搭配:土地里的“黄金组合”
青红脆李树冠高大,马铃薯植株低矮,两者搭配如同“高个子牵着矮个子走路”——一个向上生长,一个向下结薯,互不抢阳光,还能共享水土。北川农户老张算了一笔账:“以前单种李子,前三年没收入;现在树下种土豆,每亩多赚2000多元!”
套作优势对比表
| 模式 | 单种青红脆李 | 青红脆李+马铃薯套作 |
|—————|————–|———————|
| 亩产收益(元) | 约8000(盛果期) | 10000+(含马铃薯) |
| 土地利用率| 低(幼树期闲置) | 提高30%以上|
| 风险抵抗 | 单一市场风险 | 双重收益保障|
二、技术要点:从选种到收获的“细节控”
播种时间巧安排:马铃薯选在冬至到立春播种,地膜覆盖可提前到11月底,赶在李子开花前收获,错开农忙。
起垄有讲究:距果树1米起垄,垄宽1米、高30厘米,双行错窝播种,马铃薯窝距25厘米,像“排队做操”一样整齐。
施肥“重基轻追”:基肥占80%,每亩用腐熟有机肥500公斤+复合肥25公斤,马铃薯结薯期再补钾肥,好比“先吃饱再加餐”。
三、田间管理:防虫除草有妙招
除草“三连环”:播种后喷乙草胺,苗期人工除草,封垄前培土,让杂草“无处可逃”。
控旺防徒长:马铃薯封垄时喷0.5%磷酸二氢钾,若枝叶太旺,用多效唑“踩刹车”,避免“光长叶子不长薯”。
病虫害联防:采用“黄板诱蚜+生物农药”组合拳,减少农药残留,种出绿色好土豆。
四、增收背后的“生态账”
套作不仅是“1+1>2”的经济账,更是生态账:马铃薯秸秆还田为李树增肥,李树落叶又为土壤保湿。北川农技站数据显示,套作区土壤有机质三年内提升15%,真正实现了“种地养地两不误”。
结语
“树下藏金,土里生银”,北川的套作模式像一场精妙的双人舞,让土地焕发新生。正如农户们常说:“李子土豆手拉手,致富路上不用愁!”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