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种与育苗:打好高产基础
想要在早春时节让西葫芦抢占市场先机,选对品种就像给庄稼穿上了\”保暖内衣\”。像\”珍玉168\”、\”早青一代\”这样的品种,不仅耐寒能力强,瓜条顺直漂亮,颜色翠绿油亮,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去年河北邯郸的老王就是用了\”珍玉168\”,比邻居早上市半个月,每斤多卖了1.2元,一亩地多赚了6000多元。
育苗是成功的第一步,就像照顾新生儿一样需要耐心。1月中旬就要开始育苗了,这时候天气还冷,得在日光温室或多层覆盖的大棚里进行。种子先用30℃温水浸泡4-6小时,搓洗干净后放在25-30℃环境下催芽,2-3天就会露白。播种时芽朝下,盖1-1.5厘米细土,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不低于10℃,这样苗子才能长得壮实。
整地与定植:为丰收铺路
土地准备就像给西葫芦准备\”婚房\”,要精心布置。每亩施入3000公斤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再加上磷酸二铵16-20公斤、饼肥20-25公斤、硫酸钾8公斤左右,深翻整地后起垄。垄面宽80-100厘米,垄沟宽50厘米,中间开一条15厘米深的灌水沟。这样既保水又透气,西葫芦的根系才能扎得深、长得旺。
定植时机很关键,不能太着急。当大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8℃以上,地温10-12℃时最安全,华北地区一般在2月中旬到3月上旬。定植前一天,用杀菌剂和生根剂蘸根,能预防土传病害,促进新根生长。株距保持50厘米左右,每亩定植1000-1200株,太密了容易生病,太稀了又浪费土地。
温度管理:营造舒适\”温室\”
西葫芦对温度很敏感,就像个娇气的\”温室宝宝\”。定植后3-5天要密闭大棚提温,白天28-30℃,夜间15-18℃,促进缓苗。等新叶开始生长后,白天降到25℃左右,夜间12-15℃,防止徒长。到了结果期,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不低于13℃,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和果实膨大。
通风换气也很重要,就像给大棚\”呼吸新鲜空气\”。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2-14℃时,可以昼夜通风。但遇到倒春寒天气,要及时关闭通风口,还可以加盖草帘或无纺布,防止冻害。去年山东寿光的李大姐就是没注意这点,一场寒流让她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苗子。
水肥管理:科学\”喂食\”促高产
西葫芦生长期短,要高产就得\”少食多餐\”。缓苗期一般不浇水,促进根系下扎。等根瓜坐住开始膨大时,结合追肥浇第一次水,每亩随水施入硝酸铵450千克或复合肥20千克。进入结果盛期,5-7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追施高钾复合肥20-30千克,就像给西葫芦\”加营养餐\”。
表:春提早大棚西葫芦关键生育期水肥管理要点
生育阶段 | 浇水频率 | 追肥种类与用量 | 注意事项 |
---|---|---|---|
缓苗期 | 不浇水 | 不施肥 | 促进根系下扎 |
根瓜膨大期 | 7-10天一次 | 硝酸铵450kg/公顷或复合肥20kg/亩 | 上午浇水,中午通风 |
结果盛期 | 5-7天一次 | 高钾复合肥20-30kg/亩 | 采瓜前2天浇水 |
采收后期 | 视情况浇水 | 减少施肥量 | 防止早衰 |
授粉与整枝:人工\”牵线搭桥\”
大棚里昆虫少,西葫芦容易\”相亲困难\”,需要人工帮忙。晴天上午7-9点,把雄花的花粉轻轻抹到雌花柱头上,就像给它们\”包办婚姻\”。遇到阴雨天,可以用25-30毫克/千克的2.4-D点花保果。河南周口的张师傅去年坚持人工授粉,坐果率提高了40%,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整枝打杈也不能马虎,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侧芽,就像给西葫芦\”理发\”。主蔓结瓜的品种,每株保留7-8片功能叶就够了。瓜下部失去功能的老叶要及时割掉,但留2-3厘米叶柄,防止伤口感染。这样既能通风透光,又能集中养分供给果实。
病虫害防治:做好\”健康管理\”
早春大棚西葫芦病虫害相对较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白粉病可以用20%粉锈宁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蚜虫可以用吡虫啉防治,喷药时要重点喷叶背面。河北保定的刘技术员建议,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既环保效果又好,他的大棚里几乎不用打药。
采收要掌握\”根瓜早、中瓜巧、后瓜好\”的原则。根瓜要尽早采收,防止坠秧;中期根据市场行情灵活掌握;后期要保证商品性。一般单瓜重500克左右时采收最合适,太大了影响商品性,也影响后续坐果。记住,春提早西葫芦要抢早市,价格高时多采收,\”五一\”节后价格往往会大幅下跌,要及时调整采收策略。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