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茄子早疫病与绵疫病的症状表现与防治指南
一、早疫病:叶片上的“靶心”杀手
早疫病像一位隐形的画家,最爱在茄子的叶片上“创作”。它的作品特征鲜明: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像靶心一样布满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会冒出灰黑色的霉层,仿佛撒了一层煤灰。若放任不管,病斑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干枯脱落,严重时连茎秆和果实也会遭殃——果实上出现凹陷的褐色斑块,最终腐烂变质。
案例分享:山东某菜农的茄子田曾因连续阴雨后未及时排水,短短一周内下部老叶布满“靶心病斑”,减产近三成。
二、绵疫病:果实界的“白色恐怖”
绵疫病则是果实的噩梦,尤其爱偷袭接近地面的老熟茄果。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小圆斑,像被热水烫过一样;随后病斑迅速扩大,变成黄褐色“烂疮”,并长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状霉层,仿佛裹了一层霉变的棉花。受害果实内部发黑腐烂,轻轻一碰就脱落,落地后甚至能“传染”周围健康果实。叶片和茎秆也可能受害,叶片出现水渍状轮纹斑,茎部则像被开水煮过一样软烂。
田间故事:河南一位农户发现雨后转晴时,茄子像下饺子一样掉落,扒开一看全是“白毛烂果”,正是绵疫病的典型症状。
对比表格:两种病害的“身份特征”
特征 | 早疫病 | 绵疫病 |
---|---|---|
主要危害部位 | 叶片为主,偶见茎果 | 果实为主,茎叶次之 |
病斑外观 | 圆形,褐色边缘+灰白轮纹 | 水渍状圆斑,后期密布白霉 |
湿度影响 | 湿度31%-96%易发 | 湿度85%以上爆发 |
温度偏好 | 24-29℃温暖环境 | 25-30℃高温+雨后骤晴 |
典型症状比喻 | 叶片上的“靶心” | 果实上的“霉变棉花糖” |
三、防治建议:从田园管理到科学用药
农业防治:
轮作:与豆科、十字花科轮作3年以上,打破病菌“舒适圈”。
排水通风:高畦栽培+地膜覆盖,避免雨后积水成“病菌温泉”。
药剂选择:
早疫病: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喷施叶片。
绵疫病:甲霜灵、普力克等灌根或喷雾。
小贴士:药剂需轮换使用,避免病菌“练出抗药性”!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