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田野上,冬春交替之际,小麦与油菜正经历着从\”冬眠\”到\”苏醒\”的关键时期。这片沃土上的每一株作物都像是一位需要精心照料的运动员,而科学的田间管理就是它们的\”私人教练\”。让我们走进湖北的田间地头,看看如何通过科学管理让小麦油菜\”强身健体\”,最终实现高产稳产。
开沟排渍:作物的\”呼吸之道\”
\”水是生命之源,但过犹不及\”,这句话在湖北的农田里体现得淋漓尽致。2020年秋播以来,湖北降雨明显偏多,小麦、油菜播种时间整体推迟,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冬至苗情总体偏弱。面对这种情况,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们开出了一剂\”良方\”——开好\”三沟\”。
在襄阳宜城市,农技人员发现部分田块出现渍害,立即组织农户清理厢沟、腰沟、围沟,做到\”三沟\”相通。这就像给作物装上了\”呼吸机\”,降湿排渍,提升地温,促根健壮。南漳县清河管理区的王家武告诉我们:\”往年都是我们自己撒腊肥,得五六天才可以撒完。今年政府帮我们施肥,给我们省了3000多块钱。\”这种集体行动不仅提高了效率,更确保了技术标准统一。
分类追肥:作物的\”营养套餐\”
作物如人,不同体质需要不同的\”饮食方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技术意见明确指出:对小苗、弱苗、瘦苗和脱肥田块,亩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而立春后,对晚弱苗则追施7.5-10公斤尿素。
十堰郧西县香口乡的黄云铺村,部分油菜出现叶片冻害,生长受到抑制。农技人员郭可威带着防冻抗寒的肥料来到田间,手把手教农户:\”清沟降渍,防冻保温,做好大棚通风降湿,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因灾损失。\”这种\”因苗施策\”的方法,就像中医的\”辨证施治\”,让每一株作物都能得到最适合的照料。
表:湖北小麦油菜冬春追肥指南
作物类型 | 苗情状况 | 追肥时间 | 肥料种类 | 用量(亩) | 备注 |
---|---|---|---|---|---|
小麦 | 小苗、弱苗 | 冬至前后 | 尿素 | 5公斤 | 促弱转壮 |
小麦 | 晚弱苗 | 拔节期 | 尿素 | 7.5-10公斤 | 叶色退淡时施 |
油菜 | 受冻田块 | 开春后 | 尿素+氯化钾 | 5-6公斤+1公斤 | 混合施用 |
油菜 | 旺长田 | 开春后 | 可推迟或不施 | – | 控旺促壮 |
病虫防控:作物的\”健康卫士\”
2024年初,武汉农学会专家在田间调研时发现,罕见冰冻灾害后,小麦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风险增加。他们建议:\”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丙环唑、戊唑醇等;防治条锈病应做到\’打点保面\’;防治赤霉病要抓住小麦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见花打药。\”
油菜方面,\”一促四防\”技术被提前至蕾苔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新美洲星、咪鲜胺等肥药防病促长。菌核病重发田块,在盛花期再喷施一次菌核净、咪鲜胺等药剂。这就像给作物接种\”疫苗\”,建立起多道防线。
控旺防倒:作物的\”形体管理\”
在南漳县,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后,当地组织100多台无人机对51.6万亩小麦开展统一追施腊肥。对群体较大、每亩总茎蘖数超过100万的麦田及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及时进行镇压或化控,防止倒伏。
\”我们现在趁着雨前追点肥,促进(小麦)尽快分蘖,把蘖茎数总共提到4个以上,相当于增加一半收成。\”襄阳南漳县农技推广中心的马恒这样解释他们的做法。这种精细化管理,仿佛是在为作物设计\”健身计划\”,让它们既强壮又不失挺拔。
应对极端天气:作物的\”应急预案\”
湖北常年发生\”倒春寒\”风险较高,小麦拔节、油菜抽薹后抗寒能力急剧下降。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建议:小麦冻害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油菜冻害田块,可增施农家肥、饼肥,并用稻草盖行保暖。
2024年初的冰冻灾害后,武汉农学会专家提出:对受冻较严重的麦苗,亩追施尿素5公斤-7.5公斤,促弱转壮。同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进晚弱苗快速生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这些措施就像给作物穿上\”防寒服\”,帮助它们度过气候的\”非常时期\”。
结语:科技赋能传统农业
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技术意见到各地农技人员的实地指导,从无人机的规模化作业到农户的精细化管理,湖北的小麦油菜冬春田管正呈现出\”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图景。正如一位老农所说:\”现在的种地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技术吃饭。\”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湖北的田野正在书写着\”藏粮于技\”的新篇章,为夏粮夏油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株小麦、每一棵油菜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农业的丰收,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科学管理与辛勤劳作的必然结果。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