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和品质与施肥管理密切相关。就像照顾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花生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幼苗期需要\”营养早餐\”打好基础,花针期如同\”青春期\”需要充足补给,而结荚期则似\”孕期\”对某些营养有特殊偏好。本文将带您了解花生从破土而出到硕果累累的全周期追肥技巧,通过科学施肥让花生\”吃得饱又吃得好\”,最终实现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
幼苗期:轻肥护苗,培育壮根(播种后0-60天)
花生幼苗期就像婴儿的哺乳阶段,需要温和而精准的营养供给。这一时期主要以根系发育和分枝形成为主,植株娇嫩,根系吸收能力较弱,对肥料极为敏感。许多农户常犯的错误是\”一炮轰\”式施肥——担心后期脱肥而在苗期一次性施入全部肥料,结果导致\”虚胖苗\”:叶片肥大却开花少,后期结荚时出现\”旺长不结果\”的尴尬现象。
科学做法:苗期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氮磷配合\”的原则。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占总肥量40%左右),3-5叶期可轻施\”促苗肥\”:每亩用尿素3-5公斤配合磷钾肥,如同给幼苗一份\”营养早餐\”。河南周口的种植户王建国分享了他的经验:\”去年我在花生出苗20天后,每亩用5公斤尿素兑水浇施,幼苗叶片浓绿有光泽,比邻田早分枝3-5天,为后期多开花打下了基础。\”
对于麦套花生这类特殊种植模式更需注意:由于与小麦共生期间光照不足,幼苗容易形成细弱的\”高脚苗\”。小麦收获后应立即中耕并追施苗肥,可用硫酸铵5-10公斤与优质圈肥500公斤混合沟施,就像给\”营养不良\”的孩子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表:花生苗期追肥方案参考| 土壤类型 | 推荐肥料组合 | 用量(亩) | 施用方式 | 注意事项 ||————|—————–|————|————|————|| 肥力较低砂壤土 | 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 8-10kg+10kg+5kg | 开沟条施后覆土 | 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系 || 中等肥力壤土 | 三元复合肥(15-15-15) | 30-40kg | 撒施后浅锄 | 雨后或灌溉前施用最佳 || 麦套花生田 | 硫酸铵+草木灰 | 10kg+80kg | 条施后培土 | 小麦收获后3天内完成 |
花针期:控氮补微,促花保果(播种后60-90天)
当花生进入花针期,就像青少年进入快速生长期,营养需求急剧增加。这一时期花生既要长茎叶又要开花结针,对磷、钾、钙等元素的需求量达到高峰。有趣的是,此时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也显著增强,如同有了\”自助氮肥工厂\”,若再过量追施氮肥,反而会导致茎叶徒长,出现\”枝繁叶茂不结果\”的现象。
关键技巧:花针期追肥应掌握\”控氮补磷钾、重视钙硼钼\”的要领。山东潍坊的种植能手李红梅分享道:\”我每年在花生始花后15天左右,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配合中耕培土,果针入土率提高20%,烂果减少明显。\”对于酸性土壤,此时追施石膏(硫酸钙)效果尤佳,既能补充钙元素又可调节土壤pH值,每亩用量20-30公斤为宜。
微量元素在这个阶段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钼能增强根瘤菌活性,硼促进花粉发育和果针伸长。可采用叶面喷施方式快速补给,如0.1%钼酸铵+0.2%硼砂溶液,在晴天傍晚喷施,如同给花生做\”营养SPA\”。河北唐山农技站试验数据显示,花针期喷施硼钼肥的花生地,单株结果数增加15-20个,空秕率降低8%。
特别提醒:此期追肥应与水分管理协调。如同文章所述,花针期浇水应选在早晚进行,避免中午高温时用低温井水灌溉,否则会造成\”烂针烂果\”。最好采用沟灌方式,水量以湿润土壤为宜,切忌大水漫灌。
结荚饱果期:精准供养,防衰提质(播种后90-120天)
进入结荚期,花生如同孕妇进入孕晚期,对营养的吸收利用达到顶峰。此时80%以上的幼果开始膨大,每天需要吸收大量养分,特别是钾元素和钙元素——钾如同\”运输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荚果转运,钙则像\”建筑工人\”强化果壳防止烂果。若此时脱肥,会导致植株早衰,形成大量\”半仁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高效策略:结荚期追肥应采取\”地下+地上\”立体供养模式。在地下,可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高钾水溶肥(如硝酸钾),每亩每次5-8公斤,间隔10天施2次,如同为花生挂上\”营养输液\”。安徽宿州的家庭农场主张伟采用此法后,百果重增加25克,出仁率提高3%。在地上,则推荐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钙混合液,无人机飞防可提高效率,浓度加倍但亩用量减至3-5升。
对于常见的蛴螬虫害威胁,可巧妙结合追肥进行防治。如文章所述,在虫害发生地块,8月中旬前可将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与高钾复合肥混合穴施,既补营养又杀虫,一箭双雕。河南周口植保站调查显示,这种\”药肥套餐\”使虫果率从15%降至3%以下。
表:花生结荚期营养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 缺素类型 | 典型症状 | 最佳补救方案 | 见效时间 | 注意事项 ||————|————-|—————-|————|————|| 缺钾 | 下部老叶叶缘焦枯,荚果膨大慢 |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 | 3-5天 | 避免与钙肥混喷 || 缺钙 | 新叶畸形,烂果空壳多 | 撒施石膏粉20kg/亩+叶面喷钙 | 7-10天 | 酸性土壤改用石灰 || 缺铁 | 上部新叶黄白化,脉间失绿 | 喷施0.2%硫酸亚铁+0.1%柠檬酸 | 5-7天 | 需连续喷2-3次 || 缺硼 | 茎顶生长点坏死,花而不实 | 喷施0.2%硼砂溶液 | 10-15天 | 严格控制浓度 |
区域化施肥:因地制宜的用肥智慧
我国花生种植区域广泛,从东北黑土到南方红壤,土壤特性差异显著,追肥策略也应\”入乡随俗\”。北方农牧交错区(辽宁、吉林等地)风沙大、保肥力差,追肥应\”少量多次\”,结合地膜覆盖减少流失,如文章建议,在地膜花生上总施肥量需增加10-20%。而黄淮海产区(山东、河南等地)则要注意小麦-花生轮作的周年施肥平衡,将有机肥重点施于前茬小麦,花生季以追施磷钾为主。
南方丘陵区(广西、福建等地)的红壤普遍偏酸,容易缺钙缺硼。广西农业农村厅的文章特别强调,这类土壤应在始花期亩施石灰50-80公斤,同时用0.1%硼酸溶液浸种或叶面喷施。而四川盆地的酸性紫色土上,钼元素有效性低,可采用钼酸铵拌种(每公斤种子用0.4克),提高根瘤菌固氮效率30%以上。
不同品种对肥料的响应也有差异。如文章指出,白沙型花生比四粒红品种需肥量大20-30%,尤其在磷钾需求上更为敏感。因此追肥前应先了解品种特性,如同医生开方需考虑患者体质。
创新施肥技术:现代农业的智慧选择
随着农业科技发展,花生追肥也涌现出许多创新方法。缓控释肥技术如同为花生配置\”营养定时胶囊\”,尤其适合一次性施肥需求。洛阳市农技中心推荐,在春花生上采用含腐殖酸的缓释肥(如20-11-14配方)50公斤/亩,全生育期无需追肥,省工又高效。
水肥一体化技术则像为花生设置\”营养点滴\”,特别适合沙质土壤。通过滴灌系统,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配成母液,按生育期需求精准输送。数据显示,此法可比传统追肥节水30%、节肥20%,产量反而提高15%。
生物菌肥的应用为花生追肥开辟了新途径。如文章所述,将根瘤菌剂(80亿活菌/亩)与钼肥混合拌种,可使根瘤数增加50%,减少氮肥用量20-30%。山东花生研究所试验表明,接种根瘤菌的花生地,每亩节约尿素10公斤,产量却持平甚至略增。
最后提醒:追肥效果受天气影响大,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文章强调,施肥后遇干旱应及时浇\”跑马水\”,促进肥料溶解;而暴雨前则不宜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只有天时、地利、肥技三者结合,才能让每一粒肥料都发挥最大价值。
通过掌握这些分阶段、差异化、创新型的追肥技巧,相信每位种植者都能培育出荚果饱满、品质优良的花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记住,花生施肥不是简单的\”喂食\”,而是精准的\”营养调控\”,需要观察、思考和灵活应对——这正是现代农业的智慧所在。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