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裂果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以下是裂果的主要原因及对应的防治措施,帮助果农科学管理:
一、裂果的主要原因
水分剧烈波动
原因:久旱后突降大雨或过量灌溉,果肉吸水膨胀速度超过果皮承受能力。
表现:果实纵向开裂,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
营养失衡
缺钙/硼:钙增强果皮韧性,硼促进钙吸收。缺乏时果皮脆弱易裂。
氮肥过量:刺激果肉过快生长,果皮发育滞后。
品种特性
果皮薄、结构松的品种(如砂糖橘、脐橙、贡柑)更易裂果。
病虫害危害
溃疡病、红蜘蛛等破坏果皮组织,导致局部开裂。
环境胁迫
高温干旱后骤雨、昼夜温差大或强光灼伤果皮。
二、综合防治措施
1. 水分管理
均衡灌溉:干旱时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保持土壤湿度60%-70%。
覆盖保湿:树盘覆盖秸秆或地布,减少水分波动。
2. 营养调控
补钙补硼:幼果期叶面喷施0.3%硝酸钙+0.1%硼砂,每10-15天一次,连续3次。
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膨大期增施钾肥(如硫酸钾)。
3. 品种与栽培优化
选择抗裂品种(如沃柑、春见),采用枳壳砧木增强抗逆性。
合理疏果:每枝留果2-3个,减轻树体负担。
4. 病虫害防治
溃疡病:喷施春雷霉素或噻唑锌。
红蜘蛛:使用联苯肼酯或阿维菌素,保护果面。
5. 环境调控
高温时遮阳网覆盖或喷水降温;设施栽培可调节温湿度。
喷施5-10ppm赤霉酸或芸苔素内酯,增强果皮韧性。
6. 适时采收
根据品种成熟期及时采收,避免过熟后果皮弹性下降。
三、注意事项
预防为主:裂果不可逆,需在幼果期开始综合管理。
监测土壤:定期检测土壤pH(适宜5.5-6.5),酸化地块施石灰调节。
台风前后:加固树体,喷施叶面肥提高抗逆性。
通过科学管理,裂果率可降低至5%以下,显著提升果实商品率。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1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