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玉米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此时的玉米如同马拉松选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管理得当则籽粒饱满、产量攀升,稍有疏忽则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本文将结合河南鹤壁高产案例和最新农技成果,为您梳理立秋后玉米管理的七大要点,助您稳抓丰收主动权。
一、水肥管理:给玉米\”加餐补营养\”
立秋后玉米对水肥的需求量达到高峰,就像青春期少年需要充足营养一样。河南鹤壁种粮大户李文周在农技员指导下,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配合磷钾肥增强抗倒性。具体施肥方案可参考下表:
生育期 | 施肥类型 | 用量(亩) | 注意事项 |
---|---|---|---|
抽雄期 | 尿素+钾肥 | 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 | 开沟深施防挥发 |
灌浆期 | 磷酸二氢钾 | 0.3%溶液叶面喷施 | 晴天早晚喷施 |
乳熟期 | 水肥一体化 | 滴灌氮肥3公斤 | 墒情不足时启用 |
河北农技部门发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田块,不仅节水25%,还能让肥料\”精准投喂\”到玉米根部。
二、病虫害防治:打响\”绿色保卫战\”
八月的玉米田就像热闹的昆虫旅馆,顶腐病、锈病、玉米螟等病虫害接踵而至。鹤壁淇县的飞防大队用植保无人机喷洒药剂,1100亩地两天就能完成作业。防治要点包括:
病害:南方锈病可用25%三唑酮1000倍液,大斑病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
虫害:玉米螟推荐释放赤眼蜂(每亩1.5万头),蚜虫用10%吡虫啉2000倍液
广西武宣县农技站特别提醒,防治草地贪夜蛾要抓住幼虫3龄前关键期,选用甲维盐·茚虫威等复配药剂。
三、抗旱排涝:做好水分\”调节师\”
玉米在灌浆期每天\”喝\”掉3-5毫米水,但根系后期活力下降又怕涝。建议:
抗旱:当叶片中午卷曲时立即沟灌,采用\”跑马水\”方式避免积水
排涝:暴雨后24小时内排水,像鹤壁示范方那样开十字沟防渍害
河北案例显示,受涝田块及时中耕散墒,配合叶面喷施尿素溶液,可减少15%产量损失。
四、防倒伏:给玉米\”强筋健骨\”
去年台风季,广西武宣农户采用\”品\”字形宽窄行种植,配合抽雄期培土8厘米,倒伏率降低60%。关键措施:
拔节期喷施健壮素控制旺长
倒伏后72小时内扶正,像护理骨折病人般轻缓培土
严重倒伏地块可竹竿搭架,如同给玉米\”打石膏\”
五、辅助授粉:当玉米的\”红娘\”
高温天气会导致花粉活性下降,河南农技组指导农户采用\”无人机红娘\”妙招:让无人机低空掠过田块,气流扰动帮助花粉飘散。人工授粉则选上午9-11点,轻摇雄穗促进\”花粉雨\”。
六、适期晚收:把握\”黄金10天\”
如同面包需要足够烘焙时间,玉米晚收10天可增产10%以上。判断收获期的三个标志:
苞叶干枯松散如旧书页
乳线消失,籽粒硬如卵石
黑层出现,指甲掐不动
河北农户实践表明,10月5-10日收获的玉米,千粒重比9月下旬收的增加35克。
七、秸秆处理:给土地\”盖棉被\”
收割后秸秆还田就像给大地敷面膜:
粉碎长度≤10厘米
每亩撒施3公斤尿素促进分解
深翻20厘米避免病虫越冬
鹤壁农艺师董文全通过监测站数据证实,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提升0.3%。
结语:立秋后的玉米管理,既要像营养师般科学配肥,又要像医生般精准防控,更需像气象员般关注墒情。记住这些要点,今秋的玉米定会以沉甸甸的果穗回报您的付出!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