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常见病虫害症状及科学防治技巧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遭遇多种病虫害的侵袭。若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本文将带您认识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真面目”,并分享实用防治技巧,助您科学应对,保障丰收。
一、病害篇:警惕这些“隐形杀手”
1. 锈病:叶面“生锈”,传播迅猛
锈病堪称玉米的“头号天敌”,尤其在高温多湿的夏季爆发。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橙黄色小点,如同铁锈斑点,逐渐连成片,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去年广西某农户因忽视早期防治,导致30%的产量损失。
防治技巧:
选用抗病品种(如‘先玉335’)。
发病初期喷施苯甲·吡唑酯或氟环唑,7-10天一次,连喷2-3次。
2. 茎腐病:茎秆“发臭”,植株倒伏
茎基部先出现水渍状黑斑,随后腐烂软化,散发腥臭味,植株易倒伏。2024年安徽某农场因连作且排水不畅,200亩玉米因此病绝收。
防治技巧:
种子包衣:选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剂处理种子。
发病初期用氢氧化铜或噻唑锌喷淋茎基部。
3. 大斑病:叶片“焦枯”,光合受阻
叶片出现梭形黄褐色大斑,边缘深褐色,高温高湿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纵裂。陕西某合作社通过轮作倒茬和药剂防治,将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
防治技巧: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荫蔽。
喷施吡唑醚菌酯或代森锰锌,重点保护心叶。
二、虫害篇:这些“贪吃鬼”不容小觑
1. 玉米螟:钻蛀茎秆,减产“元凶”
幼虫蛀食心叶形成“花叶”,后期钻入茎秆和果穗,导致籽粒缺损。2024年镇坪县采用无人机喷洒氯虫苯甲酰胺,虫口减退率达90%。
防治技巧:
物理诱杀:成虫期用杀虫灯+性诱剂。
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释放赤眼蜂或喷施苏云金杆菌。
2. 草地贪夜蛾:跨国“入侵者”,暴食成灾
幼虫啃食叶片成“窗孔”,高龄虫可吃光整株叶片。2024年安康市通过联防联控,成功遏制虫害扩散。
防治技巧:
早发现早防治,3龄前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喷雾。
连片田块采用无人机统防统治。
3. 蚜虫:传播病毒,“蜜露”招霉
群集叶背吸食汁液,排泄蜜露诱发霉污病,还能传播病毒病。广西农户老李通过黄板诱杀结合吡虫啉喷雾,实现虫害“双杀”。
防治技巧:
种子处理:噻虫嗪种衣剂包衣。
喷雾防治:啶虫脒或苦参碱生物农药。
三、综合防治:科学用药,事半功倍
1. 防治时间表(关键期精准施策)
生长阶段 | 重点防治对象 | 推荐措施 |
---|---|---|
播种期 | 地下害虫、种传病害 | 种子包衣(如噻虫嗪+精甲霜) |
苗期 | 蚜虫、蓟马 | 黄板诱杀+吡虫啉喷雾 |
大喇叭口期 | 玉米螟、锈病 | 释放赤眼蜂+苯甲·嘧菌酯 |
灌浆期 | 穗腐病、蛀荚害虫 | 无人机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唑醚·氟环唑 |
2. 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1:2025年广西推广“一喷多促”技术,将杀虫剂、杀菌剂与叶面肥混配,一次作业实现防病、治虫、增产三重效果。
案例2:陕西某农场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灭茬,使玉米螟越冬基数降低70%。
四、温馨提示
防治病虫害如同“治病”,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议农户:
定期田间巡查,早发现早处理。
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结合物理、生物、化学措施,减少农药残留。
记住:健康的玉米田,是科学管理与及时行动的成果!
: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2025年
: 广西农业农村厅, 2023年
: 广西农业农村厅, 2022年
: 广西农业农村厅, 2020年
: 安徽农网, 2024年
: 全国农技中心文件, 2018年
: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4年
: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2年
: 安康市人民政府, 2024年
: 广西农业农村厅, 2025年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