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种与整地:高产的第一道门槛
“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福建泉州的农民老林,去年选用“泉红花1号”品种,配合深耕整地,亩产突破400公斤,比邻居家的普通品种高出30%。
选种要点:选择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如“仲恺花1号”“粤油390”等。播种前晒种2-3天,剥壳后剔除霉变、虫蛀的种子,分级播种(一级种用于高产田,二级种用于普通田)。
整地技巧:花生喜疏松沙壤土,深耕25-30厘米,结合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北方地区推荐覆膜种植,既能保墒又能提高地温。
二、播种密植:科学布局的“黄金比例”
河南周口的种植大户王姐,通过“双粒穴播+合理密植”,春花生亩产达350公斤。她的秘诀是:
密度控制:春植每亩8000-9000穴(每穴2粒),秋植可增至1万穴。
播种时机: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北方覆膜可提前10-15天。
三、肥水管理:营养与水分的“交响曲”
山东农技站实验田数据显示,采用“基肥+追肥”组合,花生饱果率提高20%。
施肥方案(以亩为单位):
| 肥料类型 | 基肥用量 | 追肥时期与用量 |
|---|---|---|
| 有机肥 | 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 | — |
| 复合肥(N-P-K) | 40-50kg(16-16-16) | 初花期追尿素10kg |
| 钙肥 | 20kg | 结荚期叶面喷施螯合钙 |
浇水原则:苗期“蹲苗”控水,花针期“湿针”保墒,结荚期“润果”防旱。
四、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的“三板斧”
广西农科院推广的“三遍药”方案,让叶斑病发病率降低60%:
苗期:吡唑醚菌酯+螯合硼,促根瘤菌生长;
盛花期:烯效唑控旺+钙肥防烂果;
结荚期:多菌灵+磷酸二氢钾,防早衰。
五、案例分享:覆膜种植的“时间魔法”
河北沧州的张叔,通过地膜覆盖+化学除草,春花生提前上市15天,每斤多卖0.5元。他的操作:播前喷施“拉索”除草剂,覆膜后破膜引苗,既抑草又保温。
结语:高产背后的“匠心”
花生种植像一场精细的舞台剧,从选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需“对症下药”。正如老农们常说:“种地没有巧,关键在手脚勤快心思细。”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