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菇越夏高效栽培新技术:科技赋能助农增收的\”凉\”方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传统香菇种植往往面临\”夏休\”困境。然而,在四川省宣汉县的香菇基地里,双层出菇大棚内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圆润厚实的香菇正源源不断地采收装箱,通过冷链物流送往各大超市。种植大户老王笑着说:\”以前夏天只能看着菌棒干着急,现在有了新技术,每年能多收两茬菇,每亩增收近万元!\”这背后,正是近年来农技专家针对香菇越夏难题研发的一系列\”降温秘笈\”。
越夏栽培的\”温度密码\”
香菇本是\”喜凉怕热\”的性子,当温度超过30℃时,菌丝活力下降,子实体易开伞、肉薄、品质差。传统种植模式下,夏季菇棚常变\”蒸笼\”,导致菌棒烂棒率高达30%。科技人员通过长期观测发现,香菇菌丝越夏的核心在于破解\”三高\”难题——高温、高湿、高病害风险。
案例印证:达州市农科院联合气象部门研发的\”双层出菇大棚\”,通过在棚外加装第二层遮阳网并配合微喷系统,成功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6-31℃。2019年示范应用的43200棒香菇,在棚外气温38℃的酷暑中依然保持81.3%的高转化率,头潮菇菌盖厚度比常规栽培增加20%,每公斤售价高出3-5元。
关键技术要点解析
环境调控\”五步法\”
河南省食用菌技术体系提出的\”一保二遮三喷四通五防\”已成为越夏管理的金标准:
基础设施保障:确保水电供应稳定,配备温度湿度监测设备
多层遮阳降温:采用\”高架铝箔网+底层遮阳网\”的双层结构,遮阳网向四周延伸2米以上形成\”遮阳裙边\”
智能喷淋系统:安装雾化喷头,当温度超过35℃时启动井水喷雾(水温通常比气温低10-15℃)
动态通风管理:早晚延长通风时间,高温时段采用\”间歇式通风\”避免热空气直灌
病虫害预防:每10天轮换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和物理防治(黄板诱杀)
表:不同降温措施效果对比| 降温方式 | 降温幅度 | 适用阶段 | 成本投入 ||———|———|———|———|| 双层遮阳网 | 5-8℃ | 菌棒培养期 | 约2000元/亩 || 微喷系统 | 3-5℃ | 出菇期 | 1500-3000元/棚 || 水帘风机 | 4-7℃ | 联栋大棚 | 8000-12000元/套 || 地下井水循环 | 6-10℃ | 高标准基地 | 2-3万元/亩 |
菌棒管理的\”三轻原则\”
武汉市农技推广站强调越夏期菌棒需\”轻拿、轻放、轻刺孔\”。具体包括:
摆放采用\”井字型\”堆叠,不超过5层,留出10cm通风道
刺孔排水时\”宁小勿大\”,孔径控制在1mm左右
转色期避免搬动,防止震动刺激早出菇而消耗养分
生动实践:西峡县菇农张大姐创新采用\”菌棒休眠法\”——在菌棒间填充湿稻草,既缓冲震动又调节湿度,使越夏成活率从60%提升至92%。她笑称这是给菌棒\”铺凉席睡午觉\”。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好种出好菇\”在越夏栽培中尤为关键。农技专家推荐:
高温型品种:\’武香1号\’(耐30℃)、\’申香2号\’(中高温型)
接种时间:春栽宜在1-3月接种,确保5月底前完成覆土
菌棒配方:木屑含量可提高至83%,减少麦麸用量防止酸败
对比试验:平顶山农科所2024年对比显示,使用\’武香1号\’配合双层棚,夏季单棒产量达0.8kg,而普通品种在单层棚中仅产0.3kg,差距显著。
产业链延伸增收策略
错峰上市:夏季鲜菇价格通常是春秋季的1.5-2倍
深加工转化:将等外菇制作成香菇脆片、香菇酱,提升附加值
农旅融合:开发\”清凉菇棚\”体验项目,吸引暑期亲子游客
成功案例:南阳某合作社建立\”越夏香菇-冷藏-电商\”直链,2024年夏季线上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37户社员户均增收4.2万元。
香菇越夏栽培如同与自然进行一场智慧博弈,既要\”顺四时\”又要\”善借力\”。随着遮阳降温技术的普及和耐高温品种的推广,曾经\”夏伏难熬\”的香菇产业正焕发新生机。正如一位老菇农所说:\”现在种菇要懂科技、会算账,夏天棚里凉快,咱心里更热乎!\”这或许正是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动注脚——用科技之\”盾\”抵御自然之\”矛\”,让土地产出更多\”真金白银\”。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