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中常面临各种药害威胁。药害如同潜伏在田间的不速之客,轻则让玉米\”病恹恹\”生长不良,重则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玉米药害的种种表现,揭开其背后的成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帮助您的玉米田远离药害困扰,茁壮成长。
玉米药害的\”病容\”:症状全面识别
玉米一旦遭遇药害,会通过各种异常表现向我们\”求救\”。不同药剂引起的症状各异,就像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症状一样。
除草剂药害是最常见的类型。烟嘧磺隆这类除草剂会让玉米心叶褪绿变黄,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严重时叶片卷缩成筒状,像被烫过的纸一样皱皱巴巴,心叶无法正常抽出,形成所谓的\”牛尾状\”畸形。更令人担忧的是,植株会明显矮化,甚至产生丛生、次生茎,就像得了\”侏儒症\”。酰胺类除草剂如乙草胺过量使用则会导致玉米\”发育不良\”——种子难以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根茎节肿大如瘤。
杀虫剂药害也不容忽视。有机磷类农药如辛硫磷过量使用,会导致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白,干枯似冻害状,远看像被漂白过一样。而三唑类杀菌剂过量拌种则会造成出苗困难,幼苗弯曲畸形,如同被施了\”缩骨功\”。
特殊药害表现更值得关注。硝磺草酮会导致玉米叶片白化,像被阳光晒褪色一般;二甲四氯则让玉米叶片扭曲,茎变扁脆,气根异常,雄穗难抽出;莠去津药害的玉米叶片会发黄或出现白斑,仿佛得了\”白化病\”。百草枯药害会在接触部位形成枯斑,像被火烧过一样;草甘膦则让整个植株呈现脱水状,叶片向内卷曲,如同久旱的禾苗。
表:常见玉米药害症状速查表
药害类型 | 典型症状 | 易混淆问题 |
---|---|---|
烟嘧磺隆 | 心叶黄化、叶片卷曲、植株矮化 | 缺素症、病毒病 |
乙草胺 | 出苗困难、心叶鞭状、根茎肿大 | 根腐病、缺锌症 |
硝磺草酮 | 叶片白化、生长抑制 | 白化苗、日灼伤 |
二甲四氯 | 叶片葱状、茎扁易折 | 茎基腐病、虫害 |
有机磷类 | 叶片漂白、局部干枯 | 冻害、叶斑病 |
药害背后的\”真凶\”:原因深度剖析
玉米药害的发生绝非偶然,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诱因,才能防患于未然。
用药时机不当是首要原因。就像人吃药要分饭前饭后,玉米用药也有严格的时间窗口。烟嘧磺隆在玉米3-5叶期使用最安全,2叶前或6叶后使用风险大增;2,4-滴丁酯在玉米5叶期后使用极易导致\”牛尾巴苗\”。广西某农户曾在玉米8叶期喷施烟嘧磺隆,结果导致10亩玉米心叶全部卷曲,减产超过50%,这个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时机选择的重要性。
天气因素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高温干旱天气施药,水分快速蒸发,药剂浓度骤然升高;而低温阴雨则延缓药剂分解,延长药害风险期。2022年8月,广西多地农户在连续高温下喷药,结果出现大面积药害,叶片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卷曲皱缩,这就是忽视天气条件的后果。
操作不当是人为诱因。包括随意加大用药量、重复喷施、喷雾不均匀等。一喷雾器水(15公斤)打一亩地本是惯例,但若土地干旱、杂草茂密,这种做法就会导致局部药剂过量。河北某合作社曾因喷药机械故障导致重喷,结果玉米田出现明显的药害带状分布,重喷区植株矮小黄化,与正常区形成鲜明对比。
药剂混用暗藏风险。有机磷农药与烟嘧磺隆混用或间隔期不足7天,极易产生药害。就像某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一样,农药混用也有禁忌。2024年高碑店市多起药害案例调查显示,80%都与杀虫剂和除草剂混用有关。
品种敏感性差异明显。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及澄海系列、农单5号等品种对烟嘧磺隆敏感,如同过敏体质对某些药物反应强烈。宁夏某农场曾因不了解品种特性,在澄海系列玉米上使用常规剂量烟嘧磺隆,结果导致200亩玉米生长停滞,损失惨重。
土壤因素也不容忽视。沙质土、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莠去津等除草剂易产生淋溶性药害。前茬使用过氟磺胺草醚或异噁草松的地块种植玉米,残留药害风险很高,如同在前人洒过毒的土地上种植新作物。
科学防治\”组合拳\”:从预防到补救
面对药害威胁,我们需要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体系,既要防患未然,又要能及时救治。
预防措施:构筑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精准用药
严格掌握用药适期,如烟嘧磺隆在玉米3-5叶期使用,2,4-滴丁酯在4-5叶期前使用。
按照推荐剂量配制,不随意加大浓度,如同医生开药需遵医嘱。
对敏感品种(甜玉米、糯玉米等)先试验再推广,避免\”一刀切\”用药。
第二道防线:环境监控
避开高温(超过30℃)和强光照时段施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
干旱天气增加用水量,降低浓度;雨后避免立即补喷,防止药剂叠加。
土壤有机质低于2%的沙质土,酌情减少土壤处理除草剂用量。
第三道防线:规范操作
使用标准喷雾器械,确保雾化均匀,避免漏喷或重喷。
苗后施药时加装防护罩,定向喷雾避免药液接触玉米心叶。
喷药前检查天气,避免4-6小时内降雨导致药剂流失或渗入土壤。
第四道防线:药剂轮换
避免连年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降低累积性药害风险。
合理轮作,前茬使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谨慎选择下茬作物。
备有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等缓解剂,如同家庭药箱常备急救药品。
补救措施:分度施治
轻度药害(叶片黄化、生长稍缓):
及时喷淋清水,稀释叶面残留药剂,如同冲洗皮肤沾染的化学品。
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溶液,5-7天一次,连喷2次。
追施速效氮肥(每亩10-15公斤尿素),促进新叶生长,弥补光合损失。
中度药害(心叶卷曲、明显矮化):
人工辅助展开扭曲心叶,用干净竹签轻轻挑开筒状叶,操作要轻柔如外科手术。
喷施芸苔素内酯(1500倍液)或赤霉素(100-200mg/L),调节内源激素平衡。
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力,帮助植株\”排毒\”。
重度药害(生长点坏死、大面积枯黄):
评估损失程度,若超过50%且处于生育早期,建议改种短生育期作物止损。
对局部重害田块,可间作大豆等矮秆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记录药害详情,包括用药品种、时期、天气等,为后续索赔和技术改进提供依据。
表:不同药害程度应对策略
药害程度 | 判断标准 | 立即措施 | 后续管理 |
---|---|---|---|
轻度 | 叶片轻微黄化,生长稍缓 | 清水喷淋,叶面补肥 | 增施氮肥,加强水分管理 |
中度 | 心叶卷曲,植株矮化1/3 | 人工展叶,喷施调节剂 | 中耕松土,追施速效肥 |
重度 | 生长点坏死,枯黄面积大 | 评估损失,考虑改种 | 土壤消毒,调整下茬计划 |
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与教训
案例1:高温施药酿苦果2022年8月,广西武宣县数十户农户在35℃高温下喷施烟嘧磺隆,结果3天后玉米心叶普遍黄化卷曲,严重田块减产60%以上。专家现场诊断确认是高温导致药剂活性增强,加上蒸发快浓度升高所致。建议农户此后\”看天用药\”,避开极端高温时段。
案例2:混用农药代价大2024年河北高碑店某农场为节省人工,将辛硫磷与烟嘧磺隆混用防治玉米螟和杂草,5天后玉米出现大面积白化、矮化。技术员指出两者混用会产生协同药害,建议至少间隔7天使用。该农场最终通过喷施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叶面肥挽回部分损失。
案例3:人工展叶创奇迹2023年吉林公主岭一片玉米因二甲四氯药害形成严重\”葱状叶\”,当地农技员组织农户用牙签人工展开心叶,配合喷施赤霉素,10天后70%植株恢复生长,最终产量仅损失15%。这一成功案例显示及时人工干预的重要性。
综合管理建议
玉米药害防控需要建立全程管理体系:
用药前:了解品种特性、查询天气趋势、校准施药器械、准备防护用品。
用药中:严格掌握浓度、避开高温时段、注意喷头高度、防止重喷漏喷。
用药后:及时清洗器械、观察药害症状、记录用药详情、准备补救物资。
记住,预防药害远比事后补救更经济有效。当不确定药剂安全性时,不妨先小面积试验,观察3-5天无异常后再大面积应用。如同老农所言:\”用药如用药,宁可少一点,不可过一分。\”
通过全面了解药害症状、深入分析发生原因、科学采取防治措施,我们完全能够将玉米药害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为玉米健康生长保驾护航,确保田间的每一株玉米都能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