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养殖鲶鱼的方法
1、生长环境
养殖鲶鱼的池塘要求水质清澈无污染,为保证水质优良,在水面上种植适量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以供鱼苗遮荫,还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2、投放前准备
投放鱼苗前30天,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放苗前7天,往池塘施撒适量基肥进行肥水,促进池中浮游生物繁殖生长,为鱼苗提供充足的饵料。

3、鱼苗选择、投放
(1)挑选没有伤病、健康活泼,规格在3cm以上,大小一致的鱼苗,在投放前按1:30的比例将盐和水混合均匀后把鱼苗放进去浸泡5分钟左右。
(2)挑选晴天进行放苗,投放密度通常控制在6000-10000条/亩,放苗后每2-3天往池内加注一次新水和少许化肥,以保证水质,促进鱼苗生长。

4、饲料投喂
(1)用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作为鱼苗的开口食物,随着鱼苗不断生长,便可给它们投喂水蚤、蚊幼虫、水蚯蚓、蝇蛆或猪血、人工幼苗搭配饲料等。
(2)鱼苗培育初期主要投喂动物性饲料,待鱼苗长到5-7cm时,进行驯食,逐渐转投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结合,保证营养均衡。
(3)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进行,每天的投饵量控制在鱼群总重的5-8%左右,每7天-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

5、繁殖管理
(1)鲶鱼在每年的3-5月进入繁殖盛期,挑选好成熟度好的雌、雄种鱼,将它们按雄鱼3条,雌鱼1条分组后放进布抖网中。
(2)在采卵之前先用手检查雌鱼的腹部柔软度,并轻轻挤压,如果有卵粒排出,便可采用干导法进行采卵,若用手按压后没有产出卵粒,则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查。
(3)用纱布将可以排卵的雌种鱼包好,把它的生殖孔对着干净无水,供采卵用的瓷器活容器,用手顺向雌鱼的肛门轻轻挤压,卵粒便会缓缓落入容器中。

(4)采卵完成后将已经准备好的精子悬浮液用鱼苗搅拌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把多余的精子洗掉,重复几次,人工授精便完成。
(5)受精卵为绿黄色的圆球形,略有红点,其直径约在1.65-1.8mm左右,最开始没有黏性,20分钟之后才会有黏性,因此要在它们没有黏性之前将其撒在附卵片上,并用羽毛轻轻的搅动,确保受精卵附着均匀,提高孵化率。

6、疾病预防
(1)勤换池水,每10-15天换掉1/3池水,保证池水水质优良,以防鱼苗患病。
(2)鱼苗放养1个月后,体重50g左右时容易患病毒性烂鳍病,对鱼群危害极大,可以用1万单位的漂白粉泼洒全池,进行预防治疗。
(3)在养殖过程中往池内泼洒0.4万单位晶体敌百虫或0.6-0.7万单位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预防寄生虫病。

(4)不给鱼群投喂变质发霉的饲料,定期在给鱼苗投喂的饲料中添加0.05-0.1%的鲜蒜汁,每公斤饲料中加20-100g土霉素粉,连续投喂5-7天,可以预防治疗肠炎病。
(5)饲养过程中确保水质清洁,不使用没有经过发酵的肥料,往池内泼洒2-4g/m³五倍子和生石灰水,每隔一天使用一次,可连续泼洒2-3次,可有效预防治疗黑体病。

7、日常管理
(1)每天坚持巡塘,勤换池水,保证水质良好;若有鱼苗窜出水面,则说明水质过肥,水中含氧量低,要及时往池中注入新水,将老水放掉,并往池内投入充足的活饵料。
(2)天气闷热或雷雨天时,及时往池内加注新水,并进行增氧,为鲶鱼提供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

二、养殖胡子鲶鱼怎么防治病害
1、在日常管理工作上,必须在鱼苗投放时,做好鱼体消毒。常用食盐兑水1:30,即是1千克盐用30千克水,把下塘前的鱼苗浸泡20分钟后,才可放苗。
2、鱼苗下塘时,运输过的鱼苗因塘水温度相差大,会出现“痉腰”症状。鱼苗下塘前,必须用桶将塘水慢慢冲入运鱼苗的桶内,使水温慢慢平衡,才可放鱼苗落塘。
3、鱼苗下塘后,投喂的饲料与育苗的饲料有改变,经常会在放养几天内出现肠道病,造成大量死鱼。因此,从放苗后首次投料用6-10克红霉素拌入1千克饲料中投喂,每天1次,连续5天。

4、病毒性烂皮病胡子鲶鱼养殖危害最大疾病,该病多在鱼苗放养1个月后,体重50克左右时出现。发病后,病鱼体表出现水泡,鱼鳍基部充血,出现腐烂,严重者全身溃疡,此时会出现大量死鱼直到全军覆灭。
4、防治病毒性烂皮病,可定期用生石灰兑水全塘泼洒,每667平方米用10-15千克石灰,连用15天为一次。如果出现此病时,大部分都没办法将病情控制,此病只有在日常管理上定期用药,做好预防为主。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4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