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叶斑病
叶斑病是蒲公英的病害防治之一,病症初期叶片会由绿色逐渐变为褐色,并长有斑点状,若是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植株会逐渐的干枯而死,此时需喷洒50%甲基硫菌灵进行治疗,日常养殖需保持在适温以及通风的环境中,可减少叶斑病的产生。

2、锈病
锈病对于蒲公英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叶片上会逐渐的生成黄色的小斑点,并且叶片的背部会长有疱状物,同时叶片还会往上翘,此时可使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1500倍进行喷洒,每隔10-15天的时间喷洒一次。

3、斑枯病
斑枯病也是蒲公英常见的一种病害,由斑点状逐渐的扩散为黑色的圆形状,后期叶片会逐渐的开始腐烂,此时可使用40%多硫悬浮剂药剂稀释1000倍进行治疗,同时减少氮肥的使用,加强通风管理,可防止斑枯病的生成。

4、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是针对蒲公英的根系,会使根系逐渐的干枯也会阻碍对养分的吸收,使其逐渐的枯萎死亡,并且蒲公英药用价值最高的便是根部,需要在养殖过程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每隔1个月左右的时间可喷洒多菌灵药剂,可避免根腐病的产生。

二、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季节
1、蒲公英在春季开始传播种子,直到秋季结束,植株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长出白色的绒球,绒球底下是种子,每当有风吹过,种子就会被吹散到四面八方,最后落在地上,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2、蒲公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圆锥状,表面为棕褐色,顶端有棕色或者黄白色的绒毛,叶片呈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波状锯齿,花朵黄色,花药和柱头为暗绿色,花期在4-9月份。
3、蒲公英种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把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8小时,捞出后用湿布包裹,放在温度为25℃左右的地方,早晚各浇1次水,3-4天后种子萌动就可以栽种在土壤中。

4、蒲公英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浇水,遵守见干见湿的原则,但不可浇水过多,防止根部积水导致植株不可吸收养分,出现长势弱的情况,同时每隔1个月要施加1次腐熟的有机肥,促进生长。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5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