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棚室白粉虱综合防治指南:从“游击战”到“歼灭战”
一、认识这个“白色幽灵”
白粉虱,菜农口中的“小白蛾子”,体型虽小却堪称棚室“头号公敌”。它们像一群贪婪的吸血鬼,成群结队吸附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轻则让叶片褪绿如“黄脸婆”,重则引发煤污病,让果实蒙上一层黑黢黢的“脏外套”。更可怕的是,一只雌虫一生能产卵3500多粒,温度越高繁殖越快,27℃时仅需22天就能完成一代。
二、防治难点:为何总打不死?
“狡兔三窟”:白粉虱翅膀带蜡质,喷药时一哄而散,药干了又飞回来。
“四世同堂”:同一株作物上,成虫、卵、若虫、蛹同时存在,普通药只能杀成虫。
抗药性:长期单一用药让它们“练就金钟罩”,吡虫啉等老药效果越来越差。
三、综合防治“组合拳”
1. 农业防治:断其粮草
轮作倒茬:夏季休棚时改种白粉虱讨厌的芹菜、蒜苗,就像给土地“换口味”。
高温闷棚:闭棚升温至30℃以上,配合烟熏剂(如每亩1千克白粉虱烟熏剂),连续3天,让害虫“蒸桑拿”致死。
清园: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叶,深埋或焚烧,避免留下“虫窝”。
2. 物理防治:请君入瓮
黄板诱杀:白粉虱酷爱黄色,用废机油涂黄板悬挂(每亩30块),效果堪比“昆虫版捕蝇纸”。
防虫网:通风口加装40目防虫网,像给大棚戴“口罩”,阻隔外来虫源。
3.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
释放天敌如丽蚜小蜂(1只可杀30头白粉虱)或草蛉(1头灭170头幼虫),每隔10天放一次,连续3次,让害虫体验“天敌围剿”。
4. 化学防治:精准打击
用药技巧:
时机:清晨露水未干时喷药,此时白粉虱飞行能力差。
部位:重点喷叶背,别忘“抄老巢”。
配方:交替使用螺虫乙酯+吡丙醚(杀卵若虫)和啶虫脒(杀成虫),加洗衣粉增强附着力。
推荐药剂组合表
| 防治目标 | 药剂选择(交替使用) | 备注 |
|—————-|——————————-|———————–|
| 成虫 | 啶虫脒、噻虫嗪、烯啶虫胺 | 加渗透剂提高效果 |
| 卵和若虫 | 螺虫乙酯、吡丙醚 | 与杀成虫药复配|
| 抗性严重时 | 矿物油(如99%绿颖) | 物理窒息作用无抗性|
四、案例分享:老张的“逆袭战”
山东寿光菜农老张的番茄棚曾饱受白粉虱困扰,后来他采用“黄板+防虫网”打头阵,发现虫量减少50%;发现零星虫害时立即释放丽蚜小蜂,配合清晨喷施螺虫乙酯,连续2年未爆发虫害。“以前打药像泼水,现在学会‘打组合’,省钱又省心!”他笑着说。
五、总结:防大于治
白粉虱防治如同治水,堵不如疏。夏季高温期正是防控关键窗口,通过“清园减源、天敌控害、科学用药”三管齐下,才能让棚室告别“白蛾纷飞”的困扰。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3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