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褐纹病发病症状:叶面出现针头大小黄褐色小斑点

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病斑,大小如同针头,形状为圆形,经过一段时间病斑的直径会增加到0.5-2厘米左右,形状也可能会变成不规则形。叶片背面的病斑,颜色可能浅于正面,呈褪绿色的大黄斑。病斑略微下凹,上面有或没有褐色同心轮纹,病斑边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一、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

1、该病主要危害莲藕叶片,叶柄上较少表现病征。

2、在莲藕叶正面初始产生针头大小的圆形黄褐色小斑点,在叶背面尤为明显,以后逐渐扩大成直径0.5-2.0厘米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斑或暗褐色枯死病斑,叶背面病斑颜色较叶正面略浅,呈褪绿色的大黄斑。

3、病斑稍凹陷,病斑上有或无明显的褐色同心轮纹,病健边缘清晰,四周具细窄的褪色黄晕。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4、浮叶正面的病斑多呈深褐色,中后期病部易腐烂,用手触摸,上表皮易脱落,但不穿孔;离叶的病斑上表皮虽已坏死,但不易脱落。

5、中后期往往数个病斑扩大融合成大的不规则形焦枯病斑,严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面上布满病斑,致使半叶至全叶干枯死亡。田间连片流行发病时,远眺藕田病区似火烧状。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二、莲藕褐纹病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或采种藕株上存活和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经2-3天潜育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和再侵染。

2、在湖北本病5月中旬始发,7-9月高温多雨季节盛发,尤其是暴风雨后或莲藕生长衰弱时易染病,藕田水温高于35℃或偏施氮肥、蚜虫为害猖獗发病重 。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三、莲藕褐纹病的防治办法

1、轮作换茬,防止连作

实行水旱轮作,是防治该病的最佳方式。发病田块一定要实行3年以上轮作,尤其是上年度发病较重的藕田,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或大蒜、药芹等经济作物换茬,可有效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减轻侵染危害。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2、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鄂莲4号、鄂莲5号抗病性较强,品质优且产量高。必须选用无病种藕或在无病田块选留种藕。种藕应选用前端肥大的2-3节整藕,因其营养丰富,藕叶可较早伸展出水面,有利增强抗病性,减少病菌初侵染机会。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3、及早清洁藕田

(1)在莲藕生长中后期随时采摘病叶,带出藕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但需注意不要折断藕叶柄,以免雨水或塘水灌入叶柄通气孔,引起地下茎腐烂。

(2)收获莲藕前将病叶清除,采收莲藕后尽可能清除田内莲藕残体,并立刻集中到藕田外深埋或烧毁。另外,在立冬(11月7日至8日)后对藕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公斤拌细干土100公斤混匀后撒施,然后深翻耕地,冬闲冻垡。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不可一味为了提高产量而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否则易造成田间郁蔽,引发病害。只有合理密植才可以使田间通风透光性能良好,确保藕株生长健壮。播种后宜灌浅水,以利于温度升高,使种藕提早发芽。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5、加强肥水管理

(1)选择土质好、灌水方便的田块种莲藕。施足经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莲藕生长期间追肥注意适时适量,应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

(2)依据莲藕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水层管理。莲藕生长前期气温较低且立叶少,水层宜浅;中期高温季节水层宜深;后期水层又适当放浅,利于长藕和氧气交换。注意水温要控制在35℃以下。在台风、暴风雨来临前及时将藕田水灌足、灌深,风雨过后及时排水。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6、种藕消毒

种植前对种藕进行消毒处理,将种藕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中浸20-30分钟。也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种藕喷雾,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24小时,晾干后种植。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7、种藕田预防病害

对于上年发病的藕田,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干细土10-15公斤拌匀撒施消毒土壤;或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消毒。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8、用药防治

(1)浮叶通常首先受害,喷药于叶片正面;中后期以离叶受害为主,喷药于叶片正反两面。在发病初期,及时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匀后兑水800倍液喷施;或喷洒0.5∶0.5∶100倍式波尔多液;或用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7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58%甲霜·锰锌(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莲藕褐纹病的发病症状,叶正面会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褐色小斑点

(2)喷药时先喷田块中间植株,后喷四周植株。因莲藕叶片上蜡质较多,在喷药时最好加入少许洗衣粉,以增强药液黏着力。应选择无风晴天喷药为好。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若施药后遇雨天应及时补喷。

本网站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邮箱:tdaz599@163.com,作者:农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hjgg.cn/52101.html

(0)
农大农大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黄瓜烂根的真正原因及科学防治方法

    # 黄瓜烂根的真相与科学防治指南:从病因到解决方案黄瓜烂根问题如同潜伏在土壤中的\”隐形杀手\”,每年让无数菜农蒙受损失。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究黄瓜烂根的复杂成因,并提供一套系统化的防治方案,帮助您有效应对这一难题。烂根的双重面孔:生理性与病理性黄

    问答 2025年4月13日
  • 大豆出现花叶病?这些防治方法要知道

    # 大豆花叶病防治指南:守护“金豆子”的健康生长大豆,这颗被誉为“田里的肉、地里的金”的重要作物,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豆田里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叶片,叶片开始卷曲变形,植株矮小萎缩时,这往往是大豆花叶病

    问答 2025年3月29日
  • 芒果病虫害防治技巧与实施策略

    ### 芒果病虫害防治技巧与实施策略:从“果王”的保卫战说起 在广西百色的一片芒果园里,果农老黄正对着满树金黄的果实发愁——炭疽病的黑斑像墨水般晕染在果皮上,蓟马啃食过的嫩梢蜷曲如麻绳。这一幕,正是全球芒果种植户的缩影。据统计,病虫害可导

    问答 2025年3月29日
  • 塘角鱼要养多久

    # 塘角鱼养殖周期全解析:从鱼苗到餐桌的成长之旅 塘角鱼,这种肉质鲜美的淡水鱼,正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选择。但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它们养到可以出售的规格?让我们走进这个充满希望的养殖世界,揭开塘角鱼成长的时间密码。 一、塘角鱼养殖的基

    问答 2025年4月6日
  • 大葱苗春季育苗管理关键技巧

    大葱春季育苗是确保全年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分步骤的详细管理技巧,帮助您培育健壮葱苗:一、选地与整地(播种前15天准备)地块选择避免重茬

    问答 2025年3月21日
  • 掌握这些白菜种植管理技巧,轻松实现优质高产

    # 白菜种植全攻略:从选种到丰收的黄金法则白菜,这个餐桌上再普通不过的蔬菜,却蕴含着种植者们无数的智慧结晶。想象一下,当你种出的白菜叶片肥厚、口感清脆、产量喜人时,那份成就感定会让你欣喜不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白菜种植的奥秘,掌握这些实

    问答 2025年4月16日
  • 水培铜钱草叶小不爆盆?这样养才能叶大爆盆

    # 水培铜钱草爆盆秘籍:让\”小铜钱\”变身\”绿瀑布\”铜钱草那圆润可爱的叶片,像极了一串串碧绿的铜钱,不仅寓意吉祥,更是家居绿植中的\”治愈系\”明星。但不少花友发现,自家水培的铜钱草总是\”小家碧玉\”——叶片瘦小、茎秆细弱,怎么也长不出花友们晒出的

    问答 2025年5月4日
  • 金波子鱼的养殖方法与养护技巧

    # 金波子鱼养殖全攻略:从入门到精通的养护指南金波子鱼以其圆润可爱的外形和宝石般闪耀的鳞片,成为水族爱好者心中的\”小太阳\”。这种源自荷兰凤凰改良品种的热带鱼,虽然体型娇小,却能为鱼缸增添无限活力。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金波子鱼的养殖奥秘,从水质

    问答 2025年5月16日
  • 胡椒高产种植与精细化管理技术指南

    # 胡椒高产种植与精细化管理技术指南胡椒,这来自热带雨林的\”辛香之王\”,如今已成为我国海南、云南等地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想要在这片\”香辛\”产业中分得一杯羹,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带您走进胡椒园,揭秘从选地到采收的全流程高产管

    问答 2025年5月29日
  • 阳台种韭菜这样种才对,简单易学产量高,快来学习吧

    # 阳台韭菜种植全攻略:轻松打造家庭小菜园韭菜,这种被誉为\”懒人蔬菜\”的绿色美味,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阳台种植爱好者的首选。它不仅种植简单、管理方便,而且一次种植可多年收获,随吃随摘,新鲜又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种出

    问答 2025年5月2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